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赤峰市大营子村民喝上了甘甜井水
内蒙古新闻网  14-11-28 10:31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蒙牛爱心井是蒙牛乳业与北方新报社于2011年携手推出的大型民生工程。爱心井活动开展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解决了自治区部分缺水地区老百姓的饮水问题。10月25日,位于赤峰市大营子村的第40号蒙牛爱心井竣工了。日前,记者前往元宝山区小五家乡大营子村,见证从这眼充满爱心的水井里流淌出来的甘甜井水给当地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自来水水压很大

  

  王友再也用不着这口干枯的井了

  

  蒙牛爱心井水汇集到这里再送到家家户户

  

  水利专家查验蒙牛爱心井

  村民告别饮水难

  爱心井落户缺水村

  记者一行驱车沿着只能并排通过两辆轿车的水泥道路,进入了元宝山区小五家乡,此时已是初冬季节,道路两侧连绵起伏的群山间生长的草木已经变黄。记者此行的目的地大营子村就位于山峦之间。

  在大营子村村口,记者见到了在此等候的大营子村党支部书记周祥,这位由于常年在庄稼地里风吹日晒的村干部,黝黑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见到记者一行来到村口,周祥连忙上前伸出满是老茧的大手,与记者们握手,并指着身后大山的半山腰说:“蒙牛爱心井就打在山腰上,道路坡大不好走,上山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由于是山区,大营子村的各个自然村之间分布比较分散,彼此之间联系不多,尤其是人畜饮水很难兼顾。记者的车辆沿着崎岖的山路缓慢地向上爬行,虽然是山区,当地村民还是在道路两侧的山坡上种植了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这些庄稼都是指望着天上能下雨,下雨才有收成。”周祥书记告诉记者。

  在周祥的记忆里,大营子村曾经是个雨水充沛河水潺潺的地方。可是由于近十几年来环境的改变,这里的雨水渐渐地少了,原本有水流淌的小河干涸了,甚至村民的饮水都成了问题,原来打井20多米就能出水,现在至少要打60米,有些村子甚至要打100米才能出水,这让从小就生长在大营子村的周祥很是无奈。

  “这回好了,蒙牛爱心井来了,我们村的老百姓从此就不缺水吃了。如果地下水充沛,我们还可以挪出一些水来灌溉农田,增加村民的粮食产量。”周祥说。

  渐渐地,记者看到远处山坡上出现了一片民居,周祥指着远处村口的一座小房子对记者说,那就是蒙牛爱心井的井房。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魏莉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