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草原、千年的古刹、革命的圣地是我们家乡特有的旅游资源。如今,为保护草原生态,达茂旗大力发展旅游业,我们作为家乡的一员,也应该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现在,就让我们通过设计门票的方式,把家乡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介绍给游客吧。”25日,达茂旗百灵庙第一小学的蔺文英老师正在用学校自编的《达茂旗地方文化美术校本教材——游牧篇》为学生授课。学生对家乡风景名胜走入课本和课堂,充满了好奇与求知的渴望。
就传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而言,国家统编教材难以全面顾及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和人文传统,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鉴于此,达茂旗百灵庙第一小学从2011年开始,就着手地方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历时4年的研究与实践,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本学期,发放到学生手中的校本教材共两本,分别是《达茂旗地方文化美术校本教材——游牧篇》和德育校本教材《走进身边的世界》。
美术校本教材主要是围绕达茂旗地方特有的民风民俗、文化现象、历史名人、重大事件等内容,挖掘其文化内涵,结合美术学科特点,以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等美术学科形式作为承载,将地方民俗文化知识巧妙呈现在了课堂中,使学生的学习有了载体,实践有了依托,增强了文化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多样性。
德育校本教材针对新时期学生教育需求,切实利用“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学校特有的德育资源,共开发了《走进龙梅玉荣》、《走进达茂博物馆》、《走进敬老院》、《追寻英雄足迹》4大主题14小项的实践活动,内容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孝老爱亲教育、民族文化教育、成长教育等多项德育内容,为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形式和范例典型,使百灵庙第一小学德育活动,独具特色、切实可行,且教育效果极佳。(记者武建飞摄影黄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