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百灵庙第一小学用上了自编校本教材
内蒙古新闻网  15-04-30 09:06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晚报  

  25日,学生们展示校本教材。

  “广袤的草原、千年的古刹、革命的圣地是我们家乡特有的旅游资源。如今,为保护草原生态,达茂旗大力发展旅游业,我们作为家乡的一员,也应该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现在,就让我们通过设计门票的方式,把家乡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介绍给游客吧。”25日,达茂旗百灵庙第一小学的蔺文英老师正在用学校自编的《达茂旗地方文化美术校本教材——游牧篇》为学生授课。学生对家乡风景名胜走入课本和课堂,充满了好奇与求知的渴望。

  就传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而言,国家统编教材难以全面顾及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和人文传统,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鉴于此,达茂旗百灵庙第一小学从2011年开始,就着手地方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历时4年的研究与实践,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本学期,发放到学生手中的校本教材共两本,分别是《达茂旗地方文化美术校本教材——游牧篇》和德育校本教材《走进身边的世界》。

  美术校本教材主要是围绕达茂旗地方特有的民风民俗、文化现象、历史名人、重大事件等内容,挖掘其文化内涵,结合美术学科特点,以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等美术学科形式作为承载,将地方民俗文化知识巧妙呈现在了课堂中,使学生的学习有了载体,实践有了依托,增强了文化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多样性。

  德育校本教材针对新时期学生教育需求,切实利用“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学校特有的德育资源,共开发了《走进龙梅玉荣》、《走进达茂博物馆》、《走进敬老院》、《追寻英雄足迹》4大主题14小项的实践活动,内容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孝老爱亲教育、民族文化教育、成长教育等多项德育内容,为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形式和范例典型,使百灵庙第一小学德育活动,独具特色、切实可行,且教育效果极佳。(记者武建飞摄影黄海霞)

[责任编辑 李珍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