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盟市图片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圣山下的旅游人家
内蒙古新闻网  15-05-21 11:16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圣山下的旅游人家(于立平 摄)

乌日给乎热情接待外国友人(于立平 摄)

  记者来到位于阿巴嘎旗著名的成吉思宝格都山脚下的“新艾里珠洒乐”旅游点时,年轻的乌日给乎和丈夫斯琴巴特尔正忙着接春羔。他们都是牧家子弟,汉语说得非常流利。

  2011年夏天,他们借着旗里每年都在圣山之下这片空阔的草地上举办大型节庆和祭祀活动的良机,在自家门口一字排开搭建了6顶蒙古包,搞起了家庭旅游。每到草高羊肥的季节,就有络绎不绝的客人来她家做客,旺季时一天接待50—70人,还有一些外国友人来体验民族风情。乌日给乎家的旅游点经营马奶酒、蒙古包子、蒙古面条、手把肉等蒙古族日常特色餐饮,出售自制的奶食品,还有骑马照相、篝火晚会等娱乐项目,去年纯收入达到8万元。开办家庭游期间,他们一家人与客人相互交流,学习沟通,对外部世界有了全新认识。

  “当初我们开旅游点,主要是有政府支持牧民从事二三产业的政策,这给我们吃了定心丸。每年夏天从6月份到9月底这三个多月的时间,是牧业活儿比较闲的时候,开旅游点不但不影响畜牧生产主业,还能增加经济收入。今年我们打算和盟里的一家旅游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吸引客源。再增加2座蒙古包,把服务范围扩大到民族歌舞、主客联欢,让客人和牧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牧民生活,把我们的传统民俗风情传播出去。”乌日给乎微笑着对记者说。

  为了专心把这个旅游点经营好,夫妻俩雇了羊倌负责放羊。顺着男主人手指的方向,看到在他家右前方已经立起了一排砖瓦房框架,就等天气转暖开工建设装修,迎接远方来客。

  在如今的阿巴嘎草原上,像斯琴巴特尔夫妇这样从事牧人之家旅游的牧户非常多,就在他家南面的赛汉图门嘎查,几户牧人之家旅游点也星罗棋布地点缀在飘满了野韭花香的草原上,吸引着朝圣般的游客前来呼吸天堂草原的新鲜空气,一洗世事烦扰的心尘!(通讯员于立平)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