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忠勇察哈尔》的家国情怀

  原标题:《忠勇察哈尔》的家国情怀

  宏大悲壮的舞台场景、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风格独特的蒙古语对白,6月29日,由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旗委、政府和呼和浩特市钦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察右后旗乌兰牧骑演出的大型蒙古剧《忠勇察哈尔》在内蒙古人民会堂震撼上演,给现场观众带来震撼、感动和对英雄大义的敬仰。

  18世纪50年代,清政府虽然平息了新疆和准格尔部叛乱,但是新疆伊犁地区却防务空虚,沙俄势力不断侵扰蚕食边境地区。为此,清朝政府决定从察哈尔八旗调遣2000名官兵、家眷等6000人前往新疆伊犁地区永久驻防。故事,由此发生了——

  宏大悲壮的舞台场景、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风格独特的蒙古语对白大型蒙古剧《忠勇察哈尔》在内蒙古人民会堂震撼上演,给现场观众带来震撼、感动和对英雄大义的敬仰。

  创作者抓住这一历史题材,以蒙古剧的艺术形式,再现了这一历史事实。

  把这样一台历史剧搬上舞台,而且由一群从来没有演过大剧的乌兰牧骑的演员来演出,对于导演吉日木图来说,是一个挑战;对演员们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蒙古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艺术。演出蒙古剧对导演、演员的要求很高。我们接到剧本后大约排练了半年多时间。排练的过程,可以用汗泪交加来形容。汗,是累出来的;泪,是被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所感动的。”

  “这台剧目是爱国主义题材的剧目,又是民族剧目,从剧中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母性的大爱。”吉日木图说,为了把这种民族情怀呈现在舞台上,饰演男女主人公的吉日格拉图和葛根塔娜使出了浑身解数。

  “我在剧中饰演男主人公察哈尔夫。他作为一名蒙古族勇士,有着刚柔相济的性格,对国家、对母亲、对恋人有着无比的热爱和刻骨的柔情;对待敌人则有着强烈的仇恨和坚定的立场。因此,饰演察哈尔夫,就要演好他性格的两个特点。从排练的第一天起,我就把自己当成察哈尔夫,用他的思想领导我的思想,用我的舞台动作展现他的气魄。”吉日格拉图说。葛根塔娜是察右后旗乌兰牧骑的党支部书记和指导员,是美声演员。她饰演女主角巴德玛非常成功。

  葛根塔娜说,“刚开始,我还是为演戏而表演,一点也找不到感觉。随着对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的了解,我逐渐融入到了剧情里,彻底理解了巴德玛心里装着国家的奉献精神。走上舞台,我觉得自己就是巴德玛,情感、动作便很自然地和察哈尔夫配合起来。排练时或者其他时间,我们演员之间都不叫真实名字,直接称呼剧中的人物名。”

  万事俱备,只差实战。马上要登上草原文化节的舞台了,演员们既兴奋,又有些忐忑。“一个基层的旗县剧团,要到首府为全区人民演出,我们行吗?”察右后旗乌兰牧骑的领导留意到演员们忐忑的情绪,专门请来了部队的教官对演职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军训。军训完毕,演员们的心理放松了许多。

  葛根塔娜说,“这次演出我们乌兰牧骑全员出动,连司机和会计也都上了场。通过饰演女主人公,我深入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我还要特别感谢那些汉族演员,为了演好戏,他们一句一句地学着说蒙古语、学唱蒙古语的歌曲,那认真劲儿,让人特别感动。这次演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很不够,我要在今后的演出中更好地锻炼自己。我希望有机会能够走出内蒙古,到新疆去演出,把这段历史告诉新疆的蒙古族人民,告诉他们蒙古族曾经有这样英勇悲壮的历史,家乡人还记得他们。也希望能把这台剧目打造得更精彩,让《忠勇察哈尔》走出自治区,走向全国。”(文/本报记者苏永生 图/本报记者包荭)

点击图片浏览草原文化节更多内容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