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戈壁滩上筑路人
内蒙古新闻网  15-07-12 17:30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本网讯(记者 吴钰)大漠、戈壁、山地、丘陵、草原……一条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的高速公路穿越而过,连通了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及中蒙边贸经济发展,推动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日前,记者深入由内蒙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G7京新高速临河境内第八合同段的工程建设一线进行采访,身临如火如荼、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目睹了工人们全力以赴、挥汗如雨的劳作,切身感受到了管理者们忘我的工作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现场:施工人员挥汗作业

  7月7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阿左旗交界处的由内蒙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内蒙古弘鑫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具体施工的G7京新高速临河至白疙瘩(蒙甘界)第八合同段的施工现场。一下车,记者就感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沿着施工便道记者一路前行,在14.4公里的施工现场,路基、涵洞、桥梁桩基等初具成型,现场的施工人员正在全力以赴加紧作业。在一处路基施工现场,3台翻斗车同时卸料,平地机、压路机、装载机、洒水车交叉作业,整个施工流程衔接有序。

  在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来自甘肃的压路机师傅马强,熟练的操作手法,精湛的驾驶技术使得他在施工现场干起活来游刃有余。马强告诉记者自己开压路机也有十年的时间,十年中去过了不少工地,但这次来到临白段施工是条件最艰苦、环境是最恶劣的。

  “去年11月,一场风刮过,工地里的工棚都掀了个底朝天,当时工人们都吓坏了,一下子走了50多人。”现场项目负责人李小丰说,“施工环境的恶劣是无法改变的,但一想到G7京新高速的重要性,我们就只能想尽一切办法破除万险,使得工期得以按时完成。”

  科技创新:引领建筑新潮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提高工程质量,节省工期,在临白线第八合同段内采取大量的新工艺、新技术。据内蒙古弘鑫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经理王长在介绍:在G7京新高速临白第八合同段14.4公里的路段上他们在施工技术和工艺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例如拌合站采取自动供水系统。由于临-白八标砼工程量大,砼拌合设备多如拌合用水采用原始的砖砌蓄水池则圬工砌体工程量较大,不可循环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及宜造成水源污染等缺点,为提高使用效率,项目部将原有拌合站供水方式改为自动供水系统,在拌合站集中区域,利用自备水井的潜水泵出水管(3寸50m扬程水泵)与两台50T金属储水罐(底部串联)连接后集中供水,在储水罐底部采用4寸不锈钢管在地下1.8m(冰冻线以下)处铺设主管道,中间用法兰盘连接。在每座拌合站用不锈钢支管道(4寸)与拌合站储水罐连接。集中储水罐在生产之前受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控制箱、电动阀门、普通浮球液位开关),水箱为蓄满状态。当拌合站开始工作,根据连通器原理,集中水罐自动压入拌合站储水罐。当在集中储水罐水位有变化时,控制系统开始工作,不间断蓄水,保持水箱内为蓄满状态;预制场自动喷淋养生系统。原有预制场养生需在露天修建水池,通过水泵抽到高架水箱,利用水自重压力现场养生,缺点是:养生管道压力小,雾化效果差,喷洒不均匀,易造成梁体表面产生水渍,难以消除。由于临白八标地处阿盟地区,风沙大,临时水池内的水易造成污染,高架罐安全防护措施难以保障,易造成安全事故。为改变现状,满足标准化施工要求,根据自来水供水原理采用变频恒压控制柜,养生管道直接与水泵连接,当养生阀门打开时,管道内压力下降,变频恒压控制系统开启,水泵自动提水,养生阀门关闭时,管道内压力恒定,变频恒压控制系统关闭,水泵停止提水。同时改变传统现场养生水带为可360度调节的自动喷水阀门。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