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流量被偷
内蒙古新闻网  15-07-29 11:58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画外音

  文/卞广春画/朱慧卿

  7月25日,四川省自贡市民伍女士反映称,11日8时33分26秒至9时13分20秒期间,其手机流量以100兆(Mb)/分钟的平均速度消耗,40分钟消耗流量约4058兆,已消费套餐外上网费1000元。伍女士坚称当时没有用手机上网。电信方面初步查询后表示,存在上网流量短时间内猛增和上网费用已超1000元的事实,但40分钟消耗流量4000兆,肯定是不可能的。

  在网速慢、网费贵的背景下,伍女士的遭遇让人哭笑不得。自己没上网,手机却在悄悄地消耗流量,流量究竟被谁偷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一季度,工信部检测了40家手机应用商店架上软件,发现问题应用软件82款,涉及恶意吸费、软件自动发送短信等问题。关于手机上网流量费用问题,工信部的公告显示,在15903人次申诉中,收费争议方面的申诉占申诉总量的34.9%,主要涉及手机上网流量费争议,增值业务扣费争议等问题。

  一些手机生产者和销售者会安装捆绑软件吸费,一些软件制作者控制不住牟利冲动,也会吸费。手机用户如要凭自己的能力,弄清楚是谁偷了上网流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伍女士的经历而言,业内专业人员都说手机40分钟消耗4000兆流量是不可能的,这个结果让人纠结,这次是因为消耗的流量出奇得多,才引起了关注,如果偷走的流量不多,用户恐怕就很难发现和警觉了。

  谁偷了手机上网的流量,我的手机上网流量被偷没有?这些问题,消费者在持续关注,司法部门、运营商监管部门也应引起重视。手机流量去得不明不白,其实是奸商频频使坏,消费者权利保障不力的结果。保护消费者权益,要立法,也需要斗智斗勇斗法。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