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趟出农业现代化新路子——新常态新亮点我区重点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七
11月6日,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永丰五社浩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名工作人员在查看菜苗的生长情况。近年来,巴彦淖尔市通过示范园区引导发展设施农业,带动农民利用高新农业科技从事绿色、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增收致富。占地面积2135亩的浩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每年可为社会供应3.2万吨的绿色果蔬产品。新华社记者任军川摄
内蒙古发展现代农业、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决心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而强烈。
可以说,在实现了连续多年的增产增收之后,农业这一战略性基础产业又走到了新的节点上——
农业发展方式进入新常态:由消耗资源追求高产转到推广绿色增产模式上来;
粮食增长方式进入新常态:由依靠物质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农民增收方式进入新常态: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并重上来。
纵观新常态背后我区农业发生深刻变化的内涵和条件,我们无法忽视面临的挑战。
从基础设施看,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瓶颈尚存,全区有效灌溉面积不到全部耕地面积的一半,全区74%的耕地由农户分散经营,劳动生产率较低。
从生产成本看,成本持续上涨,导致农业比较效益走低到了“地板”,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继续提价遇到了“天花板”。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为农业持续发展带来双重挤压。
从生态环境看,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降低了耕地质量,不仅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土地增产效益也越来越有限。
从经营主体看,大量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和城市,农业兼业化、粮食生产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益凸显, “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亟待破解。
新常态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着新的考验。适应新常态,内蒙古农业将如何求新求变,趟出现代化新路?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其田庄园农业创业园的温室里郭子仪在查看火龙果长势。据郭子仪了解,2012年他从台湾引进火龙果种子,经过两年的培育现已成熟上市。预计,3亩地的产量今年将达到2000多斤,不仅为农民带来高效益,还加快了全县设施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