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城镇建设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聚焦大山深处桥隧工区
内蒙古新闻网  15-08-13 11:5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飞驰而过的列车

  8月12日,由呼铁局官方微信草原铁路组织的“聚焦大山深处桥隧工”体验式采访活动,来到了呼和工务段陶卜齐桥隧车间,网民与媒体记者共同体验了一线工务职工的生产与生活。

  洞里洞外,冰火两重天

  京包线旗下营隧道是全局万吨煤炭外运的咽喉通道,车流密度大,间隔时间短,老旧的桥涵设备不知经受了多少年的风霜与考验。呼和工务段民族桥隧工区的10名职工,就在这崇山密林中,承担起京包线货物外运大动脉上23座桥梁、3座隧道、18座涵等设备的维护任务。

  “旗下营隧道建于1983年,与新建的隧道相比,设备基础条件差,每年春季集中修时,我们就会清理排水沟中的淤泥和杂物,把电热带一节一节撤出来,到了秋天再铺进去,防止排水沟结冰,”工作了21年的工长王宝剑介绍道,“冬天隧道里发闷憋气,干活一身汗、出洞一身冰;夏天隧道里潮湿阴冷,‘七一’都过了,有的职工还穿毛裤呐。”

  56岁的老职工暴月锁接过话茬:“到了冬天,经常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检查整治病害,一旦维修天窗点推后,只能在洞外或桥下原地待命,一等就是1个多小时,全身都冻僵了……”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