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通辽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孝庄文化节红红火火
内蒙古新闻网  15-08-25 10:48 打印本页 来源: 通辽日报  
嘉宾给孝庄书院揭牌
以孝庄文皇后为内容的短剧深受游客喜爱

  初秋的科尔沁草原草绿天蓝美如画,初秋的4A级旅游景区孝庄园文化旅游区祥和静谧。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第二届孝庄文化节隆重开幕。精彩的科尔沁民间舞蹈表演、书画展、神秘庄重的古榆祈福会、浪漫欢乐的篝火诗会,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一改孝庄园里往日的安静,园内热闹非凡,每个角落都弥漫着一丝文化气息。

  三馆同揭牌通辽文化人有了自己的“家”

  8月18日上午,孝庄园举行了科尔沁文史研究基地、孝庄书院、孝庄园中华诗词馆揭牌,科尔沁文史研究基地、孝庄书院、孝庄园中华诗词馆作为孝庄园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点和功能展区,早在2012年就已向游客开放。其中,作为自治区文史研究馆设立的第一家地域性文史研究基地,科尔沁文史研究基地室内面积210平方米,共有11间功能室,分为主展厅、文献馆、研究室三大板块,以有关科尔沁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文化交流研究等为主要功能和内容,现已收藏有关科尔沁历史文化的图书、珍贵文献以及通辽本土作家作品约3000册;孝庄书院室内面积80平方米,其主要功能是开展和举办如书法交流、研讨会、文化讲堂等交流性互动性的文化活动,是一处以学术交流探讨、历史文化专题研究为主的功能性文化空间,和以科尔沁历史文化与孝庄文化交流、传承、研学、应用、策划等为主的文化平台;孝庄园中华诗词馆是在科尔沁区被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的基础上,与科尔沁区合作建立开设起来的一处文化空间,该馆室内面积130平方米,收录了历代诗人词人优秀诗词代表作品若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普及中华诗词文化,并对中华传统诗词文化进行了溯源性、呈现性地展示。目前,中华诗词馆已全面对外进行常态开放,而科尔沁文史研究基地和孝庄书院则作为半开放式学研区域,通过吸收会员、聘请理事、举办讲座讲堂等形式不定期地向特定群体开放。

  科尔沁民间文化焕发活力孝庄文化登上百姓大舞台

  文化节间隙,孝庄园文化旅游区管理处主任王志华表示,今后孝庄园将通过开设孝庄大讲堂、各类研讨会以及通过办刊、举办笔会等方式来进行文化交流和研究。以科尔沁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为主,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融入孝庄文化和草原文化内涵,如生产皮雕等传统工艺品,以孝庄皇后的徽章为主的标志性旅游纪念品,扩大科尔沁孝庄文化的社会关注度。和社团、民间组织合作,发挥孝庄园景区的平台作用,进行以科尔沁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影视拍摄取景服务。让科尔沁文化以全新的文化产品形式推广开来,使得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和艺术发扬光大,推动其更好的传承,对博舞这类传统舞蹈不断发掘,让散落在科尔沁大草原上民间的这些瑰宝在孝庄园文化旅游景区的平台中熠熠生辉。

  (文图/记者斯琴塔娜李睿红)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