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阿拉善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阿拉善:不只有胡杨林,还有精美的奇石
内蒙古新闻网  15-09-28 16:58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巴彦浩特镇“石博园”等数个奇石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各类名石在此汇集流通。 

  绚丽多彩的奇石

 万年神龟,像不像?

  金秋时节,苍天圣地阿拉善再次成为国内外游客的关注焦点。来阿拉善看什么?许多游客脱口而出:“看胡杨林啊,更要看看阿拉善的精美奇石。”

  确实,这几年阿拉善的名气与日俱增,与当地的大漠奇石有着莫大的关系。如今,“中国观赏石之城”与“沙漠世界地质公园”“苍天圣地阿拉善”共同构成了阿拉善扩大交流、对外开放的闪亮名片。

  奇石奇在哪?

  幅员辽阔的阿拉善是大漠奇石的主产地,资源丰富。阿拉善奇石以它神奇的质、色、形、纹、韵而独领风骚,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名石。

  这里的奇石有10多种,千奇百怪,绚丽多彩,其中质地最上乘的要数葡萄玛瑙石,色泽最神奇的要数“沙漠漆”,造型最绝的要数象形石,“克隆”百态万物,栩栩如生,令奇石收藏者爱不释手。在国内市场出价达亿元的“老人头”“玉兔”玛瑙石皆产于阿拉善。

  近年来,阿拉善盟加大交易市场建设,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已建成“奇石一条街”“万家福奇石市场”“牧民奇石市场”“石博园”等数个奇石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各类名石在此汇集流通。目前,前来阿拉善探秘淘宝的玩石专家已不仅仅局限于大陆,还有新加坡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奇石爱好者。

  走进阿拉善左旗大漠奇石文化产业园,就如走进一个供石、赏石、玩石的奇石玉石文化世界。展柜内戈壁石、葡萄玛瑙石、沙漠漆、沙漠水晶和碧玉争奇斗艳,晶莹剔透、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

  据阿左旗观赏石协会会长金五一介绍,阿拉善奇石之所以在国内外赏石界享有很高的地位,魅力源于一个“奇”字。

  一是“形”奇。它“克隆”事间万物,惊世骇俗,绝妙无比,充分表现出自然界造化之奇;二是“质”奇。它经受了沙漠戈壁恶劣自然环境的侵蚀,经千锤百练,吸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质地多如宝石;三是“色”奇。奇石本身形成的自然本色,不浮不飘,绚烂多彩,实为画家都无法调配出的神奇色彩;四是“神”奇。历经亿万年磨砺和天地鬼斧神工的雕琢,造就奇石举世无双,充满个性之奇。

  农牧民“玩石”拓宽致富路

  在巴彦浩特镇石博园里,张爱成与张永成兄弟两开的奇石搜藏馆,规模较大、档次较高,成为镇上奇石收藏的大户。

  他们曾经都是巴彦霍都嘎查的牧民,有千亩草场。禁牧之后,他们跑过运输。从2000年开始,他们加入了奇石收藏行业。

  说起“石头经”,张爱成特别兴奋,他介绍自己店内的镇店之宝,是一尊产自阿拉善的红色葡萄玛瑙石,并取名为“报喜鸟”。记者观察,这尊“报喜鸟”,长约1米,宽50公分。“这样的大块头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几年前,有人出价100万要收走,我没舍得出手。”张爱成说,自己希望将更多精美的奇石能留在阿拉善,让更多的人来旅游赏石,这也是一种念想。

  现如今,收藏奇石,已经成为张爱成兄弟两家人的全职工作。

  张永成告诉记者,阿拉善的奇石文化发展很快,他刚经营奇石产业时每年仅收入几万元,现在他每年通过奇石交易纯收入可达数十万元,奇石产业让许多农牧民走上富裕路。

  “天地有灵气,顽石化神奇”。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造就了品质优良、形态各异、绚丽多彩的阿拉善大漠奇石,并以“形、质、色、稀、神”五奇而著称于世,堪称中华奇石瑰宝。

  阿拉善左旗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戈明告诉记者:“这几年,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阿左旗奇石文化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目前奇石文化产业已成为农牧民从事三产的首选产业,也成为旗里的支柱产业之一。”

  蓬勃发展的奇石产业,成为阿拉善人致富增收的新亮点,也为阿拉善盟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据了解,从首届奇石文化旅游节以来,10年间,阿拉善奇石和宝玉石加工产品的交易额已累计达30亿元,全盟经营奇石和彩玉石雕刻产品的商铺达1800多家,从业者4万多人,年均交易额达3亿元。

  奇石产业“带火”文化旅游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奇石产业,阿拉善盟于2006年8月举办了“首届阿拉善奇石文化旅游节”,吸引国内外众多奇石爱好者。

  此后,阿拉善盟把这一活动确定为当地“三大节庆”之一,并命名为“阿拉善玉石文化旅游节”,每年举办一次。同时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奇石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奇石文化界名家、名企业走进阿拉善,参与阿拉善奇石文化产业建设。

  2010年制定《阿拉善左旗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10项优惠政策,鼓励奇石产业发展。近年来,通过多次举办阿拉善玉石文化旅游节和建设大漠奇石文化产业园、石博园、奇石一条街等基础设施,有力促进了奇石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特别是今年3月31日,《内蒙古地方标准阿拉善玉》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发布,通过国家认证,使阿拉善玉产品有了规范性技术标准和自己的“身份证”,为阿拉善奇石和玉石发展带来了艳阳天,更为退牧转移农牧民拓宽了致富路。

  近年来,阿拉善盟通过扶持和发展奇石文化产业,使这一产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阿拉善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奇石集散地之一,并获得首个“中国观赏石之城”的荣誉。目前形成了南有广西柳州,北有内蒙古阿拉善的奇石文化市场格局。

  阿拉善奇石文化产业飞速发展,已成为城市的名片和拉动阿拉善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在好政策的带动下,大漠奇石正在绽放异彩。(张桂梅 曾晓强)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