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乌海:危房改造正当时
内蒙古新闻网  15-10-09 11:42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日报  

  海南区赛汗乌素村新貌

  眼下的乌海农区,到处都是热闹忙碌的景象。全市13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1个涉农社区都在争先恐后地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成千上万名党员干部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农区,和农区居民一道,激情满怀地共建幸福家园。

  2014年新年伊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用3年时间,在全区农村牧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这是自治区成立以来,第一次全面、系统、大规模地投资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工程,也是目前自治区最大、最亮丽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

  赛汗乌素村二道坎村民小组改造前的一处危房

  我市迅速行动,把“十个全覆盖”确立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提出把农区危房改造、嘎查村街巷硬化及村庄整治工程作为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点;对农区已经基本实现覆盖的安全饮水、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工程、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和农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8项工程进行查漏补缺,提升质量。

  早在2004年,我市5万多农区居民就随着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实施,被一次性转为城镇户籍;随后,又在全国提前3年率先减免了农业税,并逐步在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完全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政策待遇。但事实上,农区贫穷落后的现状依然存在。工矿城市长期以来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区轻农区、重市民轻农民的思想,使得农区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滞后,农区居民在住房、出行、购物等方方面面,与城里人存在一定差距。

  住房问题,从来都是最大的民生。在我市农区,仍有部分房屋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居民自建房,随着农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远远不能满足居住需求。更重要的是,这些房屋大多是土木结构,立地条件差,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已经变成危房,严重威胁到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泽园社区北村改造前的一处危房

  “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我们从根本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镇化建设,改善农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上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乌海把“农区危房改造”作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举全市之力,拿出抓工业转型和棚户区改造的决心和勇气来彻底改善农区居民的居住条件,让农区居民在住房上和城区居民“并轨”,不但“安居”,还要实现“住得好”的愿望。

  海勃湾区千里山镇新地村的郑班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年前,郑班女还住在已“40岁高龄”的土坯房里,“房顶有的地方已快见到蓝天,墙面几经修修补补仍破败不堪。”房子跑风漏雨,可郑班女却无钱建新房,一遇刮风下雨,就要不停地抬头看老天“脸色”,用她的话说就是,“种地的,不下雨盼着下雨,可真要下雨了,一听见雷声,就往外跑,看看云黑不黑,估摸着雨大不大。然后就是上房铺塑料布,要不然一场雨下来,房漏得不像样。”

  正当郑班女为危房担忧时,“十个全覆盖”将惠民政策送到了家门口——党和政府对居住在危房中的困难家庭盖新房给予补贴。“市里这次要解决农区的住房问题,这是个好政策。马上就要住新房,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了,党和政府把事儿办到了咱老百姓的心窝里。”想到马上就要搬进“有客厅、有卧室、做饭有厨房、能吃自来水、排水有管道”的新房子,郑班女就特别高兴。

  危房改造工程,改的是危房,暖的是民心,稳的是民情。我市坚持因地制宜、相对集中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原址翻建、修缮加固、集中区建设三种方式,改造农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并由政府在规划区内统一规划、统筹建设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整体改善人居环境。根据不同的改造方式,居民可以获得相应的补贴;居住在危房中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是重点补助对象;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优先给予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

  乌达区泽园社区新貌

  乡村美、农民富,让农区群众拥有好的环境、住上好的房子、过上好的日子,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农区危房改造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重大的保命工程、救命工程。“十个全覆盖”让农区正在实现富裕、现代和文明、和谐的新梦想。在富裕正在迅速覆盖贫穷的当下,在文明正在迅速覆盖落后的当下,农区危房改造正当其时。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