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马瑞涛调到呼铁局包头电务段包西车载车间临河车载这个由清一色男职工组成的工区,成为全段53个一线班组中唯一的女工长。起初,家人和同事都担心她“伏”不住这群大老爷们,暗暗为她捏把汗,但马瑞涛信心十足。从走马上任的那一刻起,她便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带头爬机车、钻地沟,常常是一身油、一脸黑,完全没个女人样,那股拼劲让一些“久经沙场”的老师傅都自愧不如。正是凭着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马瑞涛很快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干起活来干脆利落,处理起故障游刃有余。
一次机车即将出库,机车信号突然显示异常。马瑞涛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现场,一把掀起20多米长的机车地板,从密密麻麻的100多根电线中,小心翼翼捋线、检查、测试,不到10分钟就找出了故障根源。这次“大显身手”让班组的11个大老爷们开始对她刮目相看。工作中,马瑞涛是“拼命三郎”。间休之余,她也不“消停”,见谁有烦心事,她便耐心开导;听谁家有矛盾,她就家访调解;看谁有脏衣服,她都主动帮忙清洗,渐渐地,就连工区里公认的“刺头”都对她竖起了大拇指,称她是好大姐。就这样,马瑞涛在这个男人堆里站稳了脚跟。


“急先锋”演绎责任
信号设备维修工作责任重、时间要求紧,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许多女职工吃不了这份苦,可马瑞涛却能苦中作乐,不仅把工区打理得井井有条,任务也完成得样样出彩。2014年春运的一个凌晨,临策线一台机车列控主机突发故障,熟睡中的马瑞涛被紧急抢修的电话惊醒。她二话没说,蹬着自行车冲进夜幕,一路摸黑赶到工区,双手被冻得通红,仅用15分钟就解决了问题。今年8月份,车载数据换装,机车内温度高达50℃,简直是“人间炼狱”。身患热感冒的马瑞涛带病坚守岗位,没有请过一天假。在她的感召下,班组职工纷纷放弃休息机会,主动加班加点,有的干脆住进工区,最终圆满完成了换装任务。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马瑞涛总是冲在前、干在先,常常早出晚归、废寝忘食。亲人们不知多少次不理解地问她,何苦这么拼命。她总是淡然地回答:“干这行就得担这份责任,我付出着,同时也收获着。” 2000年走上工长岗位以来,经马瑞涛检修出库的12000余台机车车载设备实现了优质率100%。
好女儿演绎孝道
对工作,马瑞涛尽职尽责;对家庭,她同样尽心尽孝。父亲早逝,母亲1991年又因病瘫痪在床,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时年24岁的马瑞涛身上。然而,她并没有被生活的苦难打倒,不仅工作干得出彩,还把老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23年来,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她都坚持每天给老人换尿布、擦身体,老母亲身上从来没生一点褥疮,连医生都说是奇迹。

2014年6月,单位突然接到更新40多台机车数据的紧急任务,而此时恰逢老母亲病危住院。一边是重病在床的亲人,一边是紧张忙碌的工作,那边都舍不下,只能拿时间熬。那段时间,她每天天不亮就跑到工区加紧干活,晚上又急匆匆赶往医院伺候老人,常常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超负荷的“运转”让她的身体消瘦了一圈,但她咬牙坚持着,既出色完成了数据更新任务,又守护母亲床前尽到了最后一份孝心。马瑞涛设备维修零故障的成绩和无微不至侍奉母亲的孝行告诉人们:女子能撑半边天,久病床前有孝子。先后获得呼铁局“感动呼铁·2014年度人物”特别奖、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