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创大型马文化全景式综艺演出《千古马颂》。
早晨8点半,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排练大厅里,演员们开始了一天忙碌而有序的排练。一进门就看到两排小姑娘齐刷刷的练习转毯,头顶偶尔飞过在绸布上翩翩起舞的绸吊演员,往里走去,那一群爬杆小男孩儿动作比猴子还快,独具民族特色的套马杆、银色的奶酒碗儿不停地上下翻飞……演员们年龄虽小,但却个个身怀绝技,拿顶、跟头、压腿、开胯等这些难度系数极高的动作,他们却驾轻就熟。
人群中,记者看到了对着镜子练习基本功的王璐。她就像刚入门的小演员一样,对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锱铢必较”,一点都看不出来是刚从国外拿了金奖的“腕儿。”
“杂技是一门苦艺术。它的苦不仅在于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更在于训练一天都不能松懈。一天不练,功夫就会掉下来。”王璐说,练杂技无捷径可走。对他们而言,训练一分钟都不能偷懒。在排练室的小天地里,很多动作每天都要练习成百上千次。正是这长年累月的沉淀,才能让那么多蒙派杂技的优秀节目在国际舞台上斩获大奖。
说起刚刚在第十四届莫斯科国际青少年马戏比赛上获的金奖,王璐表示因为参赛的5人团队中有一个没有舞台经验的新人,所以“拿到金奖后感觉还有点蒙。”她从《千古马颂》节目里抽调出来,和队友一起集训了10天就上台表演了,大家却很有默契,配合发挥得很好。据说,这种默契至少要几个人在一起训练5年以上才会有。
“正是有这样一批批热爱蒙派杂技的孩子们,节目才能不断创新,屡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在团里工作了36年的教练旭仁花说。她是团里传承和发扬蒙派杂技的老演员之一。1990年她和队友一起参加法国巴黎第十三届“明日”世界杂技艺术节获得金奖,那也是自治区在杂技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国际金奖。“因为我也是从小练习、演出,所以很清楚踢碗这类杂技节目的难点和窍门在哪里,也知道如何和孩子们沟通。有时候,一句话要换成七八种说法跟七八个孩子讲。”得益于旭仁花这样老一辈演员的言传身教,杂技团像《五人踢碗》这样的极富民族特色的节目不断推陈出新,在国际舞台上经久不衰。 “称为‘蒙派杂技’是因为我们的所有节目中都融入了草原文化元素。我们一直努力创新,尝试着把杂技融入话剧、音乐剧等其他艺术形式。”杂技团团长邢力莉说,她不断尝试拓展孩子们的艺术门路,不仅让他们练就能够在国际上获奖的杂技技艺,还要学表演、学舞蹈、学话剧,让蒙派杂技“开口说话”,跟上时代的步伐。“今年,我们第一次尝试的中国风大型儿童魔术剧《除夕外传》非常成功。把魔术融入到民间故事,受到小观众们的热烈欢迎。接下来我们会将这台传递真善美正能量的剧目列在每年的惠民演出剧目单中,走进幼儿园和学校。”谈起蒙派杂技的创新发展,邢力莉信心满满。(记者安寅东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