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草原足球】社区里的快乐足球

  原标题:社区里的快乐足球

  编者按:

  我区被列为全国足球运动改革与发展试点省区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针对社区足球的发展,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社区足球的指导意见(2015-2017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盟市也积极推动,均制订了社区足球的指导性文件,短短时间,各地建场地、筹资金,各级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社区足球日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2015年10月29日,自治区“主席杯”社区五人制足球比赛在包头落下帷幕。这次比赛,是我区举办的第二次全区社区足球比赛,这既是全区足球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社区居民文化体育活动日益丰富的生动例证。

  据自治区民政厅统计,2015年,全区各盟市投入719.17万元用于社区足球事业发展,组建社区足球队431支。共举办1800多场比赛,参赛队伍616支,参赛总人数达到8200多人次。这些足球赛事,弘扬了健康足球、娱乐健身的全民健身精神,让足球运动逐渐成为全民喜闻乐见的运动方式。

  发展先要强基础,我区社区足球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符合实际的安排部署。早在2014年11月,自治区就结合我区社区建设的实际和社区足球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六个一”的工作目标,建立一个社区足球组织领导机构,建成一支社区业余足球队伍,落实一块社区足球活动场地,安排一项社区足球事业发展经费,组织开展一次社区足球联赛,建立一套社区足球工作机制。同时提出,到2017年,平均每个社区至少建立一支社区业余足球队。“六个一”的实现,将为社区足球的持久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为增强社区居民体质,丰富居民业余文体生活,在社区居民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自治区提出逐渐建立街道、旗县市区、盟市、自治区足球四级联赛制度。一时间,各地积极组织,开展了各类赛制灵活的群众性足球竞赛活动,形成了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社区足球文化。

  为进一步推进社区足球的发展,一些地区通过深化社区居民自治,挖掘社区足球带头人,发展社区足球组织,组建社区足球队伍。还有的地方通过政府政策扶持、社会组织项目承载、企业资金注入等形式,积极发展社区足球场、社区足球队以及社区足球俱乐部。2015年,包头市青山区就以打造“活力社区”为主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足球活动,营造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自治区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李国平表示,我区社区足球尚处起步阶段,下一步,各地要加强营造全民足球、快乐足球的社会氛围。要抓紧组建队伍,积极引导社区居委会发挥牵头发动作用,积极倡导和组织社区足球爱好者组成业余足球队,根据实际情况组织适合居民的足球比赛,充分体现足球运动的群众性与趣味性,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还要组织开展年度足球联赛。同时各地还要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各级民政、体育、教育、工会等单位从全局的高度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确保社区足球活动有场所、有人员、有经费、有制度保障。

  “踢足球不但可以强身健体,培养勇敢坚韧的性格,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还可以成为广大社区居民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成为社区足球爱好者们搭建了切磋技艺、增进友谊的桥梁。随着社区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一定会有更多的社区群众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将培养和选拔出更多的足球人才,同时社区足球也必将成为我区足球改革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李国平说。(记者霍晓庆)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