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商务和口岸工作再攀新高

  (三)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牵头落实好“六项改革任务”。

  一是推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

  二是创新外经贸发展方式。

  三是推动建立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

  四是加快自由贸易区申报进程。

  五是深化大通关改革。六是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

  内贸流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推进农村牧区和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跨区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大宗农产品产区错峰冷藏设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等项目进展顺利,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暨便民连锁超市全覆盖圆满完成。共建设改造万村千乡农家店暨便民连锁超市1.6万个,配送中心146个,乡镇商贸中心27个,信息化改造农家店8100个。完善城镇社区市场体系建设,开展了农超对接、标准化菜市场、社区商业“15分钟便民商圈”试点项目,保障了城镇居民便利消费。全区现有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网点708个,比“十一五”末增加70%,年均增长11%。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

便民连锁超市一角。  

   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和调控,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区的市场统计监测体系和重要商品储备制度,保障了市场供应,促进了价格稳定。履行自治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每年举办“消费促进月”活动,累计参与企业达7181家,实现销售额142.67亿元。通过举办中蒙博览会、民交会、中俄蒙美食节、二连浩特洽谈会、薯洽会等会展活动,为企业产品推介、群众消费搭建平台。居民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消费结构升级加快。

  对外贸易结构逐步优化

  自治区对外贸易从2010年的87.2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27.5亿美元,年均增速7.9%。全区外贸进出口备案实绩企业1万多家,较“十一五”末增加4283家。认定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4个,自治区示范基地17个、进口基地4个、进出口基地龙头企业34家,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1个,自治区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10个、龙头企业10个。全区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累计110.96亿美元,是“十一五”的2.1倍,年均增长10%。

  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连续在香港、澳门、台湾等地举办经贸合作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厦洽会、渝洽会、西洽会等国内展会,为引进外资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全区5年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97.8亿美元,比“十一五”增长53.3%。利用外资结构明显改善,投资不仅涉及能源、化工等传统领域,还扩展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商业零售、金融服务等领域;制造业、农牧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领域利用外资所占比例不断提高。

  境外投资快速发展

  境外投资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2010年核准在23个国家和地区165个投资项目,2015年增加到38个国家和地区454家投资企业。5年累计中方协议投资额73.8亿美元,年均增速33.8%。投资合作领域更加广泛,从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农业种植拓展到资本运营、物流仓储运输、电力冶金、房地产开发、制造业等领域。合作方式更加多样,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深入。

  口岸建设和发展步伐加快

  相继启动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了边境铁路、公路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陆港建设步伐,口岸通关能力、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陆港等多种通关方式并存的口岸开放格局,跨入全国多口岸省区行列。5年累计进出境货运量3.34亿吨,比“十一五”增长78.2%,年均增速4.7%;客运量2300.4万人次,比“十一五”增长23.7%,年均增速1.3%。

  向北开放深入推进

中蒙博览会内蒙古——香港经贸洽谈会。  

  出台了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意见,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加快了各类经济合作区建设步伐,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赤峰保税物流中心、满洲里综合保税区先后获批,二连浩特——扎门乌德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顺利推进;在自治区和俄罗斯、蒙古国举办了各类展洽交流活动,积极为深化合作搭建平台。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