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
“十二五”期间,我区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农牧业提质增效,粮食产量由431.6亿斤增加到565.4亿斤,牲畜存栏由1.08亿头只增加到1.36亿头只,牛奶、羊肉产量居全国首位,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51%提高到58%。
◎城乡区域统筹迈出重大步伐。累计投资886亿元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全区84.4%的行政嘎查村实现全覆盖,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地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各族群众的赞誉。
◎争取国家出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将10.1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纳入保护范围,投入草原生态补奖资金300亿元,惠及146万户、534万农牧民。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698元、5781元增加到30594元和10776元,年均增长11.1%和13.3%,高于经济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1∶1缩小到2.8∶1。
◎大力实施扶贫开发、百姓安居和创业就业工程,192万农牧民摆脱了贫困,为220万户城乡困难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34万人。
2015年,我区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牧区改革
◎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新增粮食产量14.8亿斤、牲畜存栏670万头只,粮食总产、牲畜存栏均创历史新高。
◎主要农作物优势区域集中度达到85%,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及有机食品认证产地面积235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19万亩。
◎各类家庭农牧场发展到4.3万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突破7万家。
◎全区81%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中收入4829元。
◎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和草原确权承包工作,耕地流转面积3187万亩,草牧场流转面积7200万亩,居草原牧区省份前列。
——摘自巴特尔主席在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问题】
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佳介绍,种植业玉米“一粮独大”,畜牧业“一羊独大”,是当前内蒙古农牧业最大的结构性问题。内蒙古玉米产量高达粮食总产量的80%,羊存栏数占到了牲畜总头数的79%。但是去年以来玉米和羊肉的价格均大幅度下滑,今年1月,内蒙古羊肉平均价格49.1元/公斤,同比下降12.3%,玉米平均价格1.98元/公斤,同比下降14.3%。在两个“独大”产业的发展同时受阻的情况下,2015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虽然达到了8%,但是近年来首次低于全国平均增速。 <<<详细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上勿兰嘎查党支部书记罗海棠告诉记者,现在农民“卖粮难”现象越来越严重,作为玉米主产区必须引导农民转变“一粮独大”的农业种植结构。
提及农业的“改革供给侧”,马瑞强认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关键是让农民种什么更好卖,能够卖出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