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人大代表的时候,要考虑他的履职能力。人大代表的标准,不一定是先进工作者,也不一定是劳动模范,而是他的代表性,要看能不能代表人民,反映诉求。”3月10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分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日图参加审议时说。
“代表看起来是一个人,但实际上背后应该有几十万人。我们的代表平时要在自己选区里深入基层,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一年的工作要求,调研今年要做什么,监督今年要做什么,要去充分地听取身后的几十万人的意见,要反映他们的意见。”
乌日图说,如何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是本届常委会工作的一个特点。报告中也列举了很多数字,有多少人参加了立法调研,有多少人参加了监督执法检查。另外,常委会还确定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的联系制度,其实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每个代表、每个委员能够充分地联系人民群众,充分地反映人民的诉求。
“这一年来,财经委负责牵头下去的立法调研也好,执法检查也好,都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参加,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过去,人大代表似乎主要集中在每年一次的大会上对常委会的工作发表意见。当然,在选区里,地方人大也组织一些调研,但是对常委会的直接工作就参与得比较少,现在来看明显加强了。这就使得常委会的工作能够充分地发挥2900多名代表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乌日图说,“这几年,全国人大举办各类形式的培训班,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各类的执法立法监督工作,靠代表充分地深入基层。比如,这个法律你不懂,你可以在选区里找懂的人充分反映意见,这样就能使代表的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刘春芳 陈文慧 薛晓芳 籍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