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影像力】一口叙说千古事 双手对舞百万兵

  架起一张幕布,点上一盏油灯,在摇曳的光影里,

  伴随着如泣如诉的琴声,一张张小小的影人儿在老艺人的手中舞动,仿佛又把时光带回到了历史长河里。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已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虽然,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艺术表演舞台上的主角,但它却犹如一脉涓涓细流,不断地注入到历史的滔滔巨浪中。

  皮影戏,属于傀儡戏的一种,它由影戏艺人操纵纸制或皮制的影人,通过灯光将影像透射在幕帘上,并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现剧情,是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艺术门类。

皮影表演最重要的是几个人的动作要配合默契,才能够表演的惟妙惟肖。

  在我区,赤峰市巴林左旗素有“皮影戏之乡”的美誉。2011年,巴林左旗皮影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皮影最早传入巴林左旗是在民国年间,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当时的林东镇是蒙古族的游牧地,随着放垦,大量的汉族移民迁入垦荒,皮影戏也随之传入了林东镇,并且在周边的地区流行起来。最初进入林东镇唱皮影的,有邵、庞为代表的数十家影班子,皮影艺人四、五十人,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影班子发展到了40多个,皮影艺人200多人。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