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4月1日大黑河城区段综治工程开工
内蒙古新闻网  16-03-11 09:3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原标题:4月1日大黑河城区段综治工程开工

  防洪及景观大水面工程属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工程

  ◆大黑河兴安南路桥景观大水面鸟瞰图(图片由呼市水务局提供)

  近日,呼市政府研究《关于大气和水环境治理综合督查整改方案》,提出百余条整改方案,其中多条方案涉及河道水环境改造。

  而在刚结束的呼市“两会”上,治理城区黑臭水体被确定为呼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号议案。

  据了解,以大黑河城区部分河段为典型的城市黑臭水体,污染严重,群众反映突出。经调查,造成小黑河、大黑河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城区截污不力,大量污水直排所致。

  大黑河与小黑河综合治理情况再次牵动首府。

  防洪及景观大水面工程将开工建设

  “大黑河城区段今年会有重大改变。”谈起大黑河,呼市水务局材料信息部部长吕春光说。

  防汛美观治理工程从4月1日至10月中下旬进行,属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工程。工程施工范围从大黑河杀虎口大桥上游1千米至蒙牛大桥,中间包括石化大桥以及兴安南路桥,河道长约12.4千米,河道平均宽度500米,堤距450米至600米。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设防流量为4500立方米/秒。此次施工在保障河道防洪安全下,新建堤防7.089千米,退堤改线4.461千米,加培堤防7.847千米,改造已建达标提防4.800千米。

  景观工程照亮大黑河

  吕春光介绍,工程包括堤防工程、水面工程、景观工程。

  7堰1闸:根据河道地理位置以及蓄水情况,施工采用7堰1闸形成8级景观水面,水面面积3131.94万平方米,年补水总量427.55万立方米。因大黑河上游无控制性工程,1号景观水面设计水体规模100.34万立方米,当上游洪水不大于300立方米/秒时,泥沙在1号水面淤积,当上游洪水大于300立方米/秒时,1号至7号堰自溃段依次溃坝,将泥沙向下游输送。自溃段溃坝后对1号景观水面进行清淤,清淤频次2至3年。

  8号景观水面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湖体防渗处理降水困难,不宜采用下挖式方案,因此采用景观蓄水闸,同时兴安南路桥以及下游设置两座湖中岛,面积为216.7亩、76.2亩。

  挡水堰蓄水闸:据了解,1号-7号挡水堰采用下沉式溢流堰,堰体填筑采用河道开挖土料。1号堰堰高3.4米,2至7号堰堰高均为20米,堰体由两侧永久堰体及中间30米长自溃堰体两部分组成。永久堰堰顶宽10-15米,上游坡采用50米厚格宾石笼防冲,堰顶及下游坡采用30米厚格宾石笼防冲,防冲层下采用复合土工膜,防冲层下采用复合土工自溃堰堰顶宽6-10米,上游坡采用50C膜防渗,堰顶及下游坡不防渗。同时,8号景观蓄水闸位于蒙牛大桥下游约210米,设计挡水高度为2米。闸道宽240米,采用液压式降坝。

  景观工程:沿岸内设置3米的滨河步道,右岸东西贯穿摊地,左岸局部设置,沿步道每隔1千米设置停留驿站,供游人临时休憩,兴安南路桥湖中设置亲水栈道,可以近距离亲水体验,同时设置3处码头,满足市民畅游大黑河的梦想。

  据了解,滨河步道长约21.5千米,宽3米,材质根据滩地高低,分两种材质,高滩先用透水混凝土材质,低滩选用彩色地坪。兴安南路桥附近岛屿南侧布置一处宽2米长约800米亲水目栈道,为市民营造一处集垂、赏水的景观带。同时分别在位于兴安南路桥湖中岛东侧以及石化大桥两侧设置3座约400平米的码头,码头采用浮动码头,并且能够随水变化。堤顶行道采用旱柳和河北杨树两个品种,绿化品种选用石竹、景天、早熟苗(蒙草)等品种。

  链接

  大黑河

  据了解,大黑河属黄河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7673平方公里,美岱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4287平方公里,干流由东向西流经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玉泉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于托克托县双河镇汇入黄河,干流全长2255公里,其中,乌兰察布市境内河长86公里,呼和浩特市境内河长1395公里。大黑河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集中在7至9月份,一次暴雨量能占全年降雨量的70%,历史上最大洪峰为1929年3660立方米/秒,1958年2190立方米/秒。最近的2012年洪峰流量820立方米/秒,造成玉泉区堤防决口,引黄入呼供水管线冲刷,并使管线架空,大黑河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为4500立方米/秒,50年一遇设计洪水为3610立方米/秒,20年一遇设计洪水为2490立方米/秒,10年一遇设计洪水为1700立方米/秒。(记者穆磊)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