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建设方案
(2014-2020)
自2015年以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话题成为首府百姓关注之最。呼和浩特市地铁时代的到来不仅是城市迅速发展的有力证明,更为便民措施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一年来,地铁话题持续发酵,现如今,地铁建设走到了哪一步?工期是如何安排的?交通是否会受阻?房屋征收工作如何进行?等等这些……广大市民在关注地铁建设的同时,也对这一系列问题存有疑虑。连日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走访多家地铁建设相关单位,就建设期间与市民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解读。
施工沿线树木被移它们都去哪儿了?
“新华大街的树都哪儿去了?”“好好的树为什么要挖走?”近日,许多市民给本报打来热线电话,为正被移走的小树们焦急着。这些树木从此销声匿迹还是被迁往它处?迁移到哪儿了?针对市民提出的一系列疑问,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展开调查。
为了方便地铁开工建设,地铁站点沿线的大部分树木需要迁移。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市园林局了解到,地铁绿化迁移工程已经从3月初全面启动,除了正在施工的新华大街全线绿化迁移外,锡林路、成吉思汗大街等地铁站点沿线的绿化迁移工作也即将开始,所有绿化迁移工程将于4月底结束,为地铁施工做好准备。
市园林局绿地管理科科长雷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绿化迁移工程所涉及到的树木总量达6万余株,地铁1号线涉及的绿化迁移面积为15.8654万平方米,2号线涉及的绿化迁移面积为20.0971万平方米,站点附近的乔木、灌木等将全部迁移,按照“就近保活”的原则,部分绿化植物将迁移到附近的绿地,以及快速路两侧和出城口,另一部分则会迁移到丁香公园和大青山风景名胜保护区。雷科长表示,之所以选择在4月底之前完成这项工程,是因为这个阶段的树木还处于休眠期,是树木移植的最佳时期,树木的成活率最高,市民不必为此担心。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新华大街采访时,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地铁1号线施工站点的绿化迁移工作,迁移范围主要位于新华大街全线,沿线有5000多棵树需要迁移。
地下管线改迁会导致大面积断网断电吗?
地铁工程是城市最大型的地下工程,尤其是地铁车站,将会是乘客使用最为频繁的交通基础设施,因此车站的位置、布局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乘客今后使用。在地铁设计中特别是车站设计中,为满足地铁施工条件,将对车站主体施工范围内的管线进行永久性的改迁或临时性的迁移。那么改迁和临时迁移的过程中,涉及燃气、电力管线、通讯管线等线路,一旦开工建设,会不会导致居民区大面积断电、断网、断通讯呢?为此,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采访了呼和浩特市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工作人员。
据悉,地铁与市政管线同处于地表浅层地下空间,二者在使用城市有限的地下空间时,需要相互避让,化解矛盾。既保证市政管线的正常使用,又不影响地铁基坑的开挖。因此需要对管线进行临时性和永久性的改迁。
其中,永久性的改迁是将原位置的管线重新规划,在不影响施工及市民正常生活的范围内对其进行永久调位改迁,并不再回迁。而临时迁移是在无法满足规划要求时,为地铁施工临时将管线改移到施工区外,待地铁土建施工完成后,再按照规划回迁恢复。而在此期间,涉及到管线迁移的地方将会有暂时性的断电、断网等情况,但按照规划,相应施工单位会在几小时内重新接通管线,不会影响市民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