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副总裁王艳松从中国航天基金会秘书长张玉江少将手中接过“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奖”奖牌。
中国航天基金会秘书长张玉江给到场来宾上了一堂生动的“航天课”,他认为颁发这个奖项不仅是为了表彰蒙牛多年来对中国航天事业所做的贡献,也是对蒙牛企业实力、产品品质及双方未来合作的肯定。
蒙牛乳业副总裁王艳松介绍,13年来蒙牛人一直保持初心,不断用航天精神激励自己,努力提升牛奶品质,让蒙牛不愧于‘航天事业合作伙伴’这个称号。”
蒙牛乳业获得“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奖”以及象征着蒙牛“助推者”形象的火箭模型。
本网讯(记者赵文萃)2016年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这一天,中国隆重纪念航天事业走过的15年历程,中国航天基金会也借此机会表彰了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支持和贡献的合作伙伴。蒙牛乳业作为中国航天事业13年的老朋友,被中国航天基金会授予“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奖”,4月25日上午,颁奖仪式在呼和浩特蒙牛集团总部举行。蒙牛乳业副总裁王艳松从中国航天基金会秘书长张玉江少将手中接过了“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奖”奖牌以及象征着蒙牛“助推者”形象的火箭模型。
中国航天基金会秘书长张玉江少将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我们的航天大队、航天专家和航天基金会等航天系统成员的同事们也已经习惯了工作生活中有蒙牛的陪伴。”——他认为颁发这个奖项不仅是为了表彰蒙牛多年来对中国航天事业所做的贡献,也是对蒙牛企业实力、产品品质及双方未来合作的肯定。王艳松感慨地说:“很多蒙牛人都会自豪地提起,13年前蒙牛是如何通过了中国航天基金会的各种严格考核,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合作伙伴。在中国航天事业大跨步前进的过程中,蒙牛人一直保持初心,不断用航天精神激励自己,努力提升牛奶品质,用国际化水准夯实质量建设,让蒙牛不愧于‘航天事业合作伙伴’这个称号。”
近年来,蒙牛依托中粮集团的文化底蕴和品牌形象,开始了精心的国际化布局,其国际合作版图几乎囊括了全球主要乳业生产基地,与丹麦Arla Foods聚焦高品质奶源的创新合作;引入法国达能,强化低温产品竞争优势;新西兰Asure Quality帮助蒙牛率先把国际食品质量安全认证覆盖到全产业链等等。数字化技术创新也成为蒙牛品质的“催化剂”。目前,蒙牛是国内第一家实现SAP系统和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高效协同工作的企业,这让蒙牛产品质量控制进一步从手工操作升级为系统控制,大大提升了产品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