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就是白干 一流才算完成
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乌海提出了“一般就是白干,一流才算完成”的理念,突出打造“业态、生态、形态、动态、文态”特色亮点,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与产业发展、基层党建、人居综合环境整治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和档次,并明确提出了今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2016年,乌海市提出了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提标扩面”的思路。提标就是要提高“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标准,贯彻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让农民享受到城市居民的服务;扩面是将所有行政村、自然村、涉农社区、城乡结合部、沿路沿线散户、工矿区农场农户纳入“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范围,确保不漏一村一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
为了长远发展,今年以来,乌海市已经完成了所有行政村及自然村的村庄规划设计、产业发展规划,做到了“一村一规划,一户一图纸”。市级配套资金已向三区拨付到位,基本用料准备充分,沿路及村庄植树绿化工作基本结束。积极推进“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产业”,完成土地流转3.39万亩。全市“十个全覆盖”工程确定需要政府招标的153项中,已完成146项的招投标工作,7项正在办理手续。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普惠式工程,房子建好,路修好,最终还是要靠产业使农民富起来,把年轻人、产业带头人留住。因此,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乌海市将村庄发展与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和产业有机结合,根据不同镇、村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鼓励农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大力发展符合地区实际的农家乐、葡萄酒庄、温室种植等生态高效特色产业,发展“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的现代农业,以产业支撑农区建设、促进农区现代化发展,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根本转变。各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深入各家各户、田间地头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同时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领带、帮带作用,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积极投身于“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当中。
乌海市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与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实施道路硬化、道路降尘、裸露地表绿化、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等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加强沿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和矿区环境整治工作。积极鼓励村民开展房前屋后绿化,建设“美丽庭院”,发展庭院经济,营造绿色美丽村庄。依托乌海湖黄金岸线,把沿路沿线、沿河沿湖地区作为重点,加大农区园林绿化力度。
在打造绿色美丽村庄的同时,乌海市全面推开行政村、自然村、涉农社区、城乡结合部“十个全覆盖”工程,全力打造特色亮点,带动提升“十个全覆盖”工程整体水平和档次;编制完善村庄布局规划,大力实施移民搬迁工程,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打造黄河沿线示范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