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金长城下的夫妻文保员
内蒙古新闻网  16-06-02 10:5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5月末的一天,达茂旗达尔罕边防派出所民警准备进行边境长城巡逻,此次他们要联合马背长城保护员一起出发。要与民警一同执行巡逻任务的是一对牧民夫妇。

  巴雅尔夫妇家距离金长城不到3公里,作为长城保护员,派出所在巴雅尔家设了一处“草原神鹰长城保护站”,他们既是牧民,也是“马背夫妻文保员”。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前分散在边境地区的牧民大都搬到了移民新村,过上了新生活。巴雅尔夫妇因依恋故土,放弃了搬迁机会,30多年来生活在草原深处,默默守护金长城的一草一木。

  民警经过1个多小时的跋涉,1座砖瓦房出现在眼前,巴雅尔夫妇早已热情地出来相迎。巴雅尔家门口分别挂着“草原神鹰长城保护站”和“草原神鹰联合马背文物保护队”的牌匾,屋内还悬挂着金长城走向及巡逻制度,下面写有边防民警的联系方式,这构成了“草原神鹰”最基层的组成部分。

  2013年12月,为防范边境野外长城等古建筑被盗挖破坏,内蒙古边防总队在全区边境地区推广警民共建文化遗产保护“草原神鹰”工程。作为试点单位的包头市边防支队主动联合边境苏木(镇)党委政府、文管所、草监所、驻地企业、牧民代表建起了六方联动马背文物保护队,因地制宜发展了一批长城保护员和边境堡垒户,并设立了“草原神鹰长城保护站”。当时已过天命之年的巴雅尔积极报名参加,妻子阿拉腾花则成为丈夫的坚强后盾。

  从成为文保员那一刻起,巴雅尔夫妇就开始风雨无阻地对金长城等文物古迹进行巡逻看护。3年来,巴雅尔夫妇为达尔罕边防派出所提供了不少线索,既破过大案,也救过人命。

  2013年5月的一天,达尔罕边防派出所接到巴雅尔的报警电话,说有3名形迹可疑的外地人在边境地区活动,好像拿着金属探测仪在安达堡子古城遗址寻找墓葬。50分钟后民警赶到,经询问,这3人称从四子王旗来达茂旗旅游,接下来进一步盘查询问,3人最终供认了盗墓的事实,民警一次性追回各类文物344件。

  今年大年初五晚上,风雪交加,凌晨2时,巴雅尔给派出所打来电话,称有一辆夏利车在风雪中抛锚,车上刚满1岁的孩子冻得受不了……接警后,边防官兵带上汽油、钢丝绳等物品赶往事发地点,车上5位被困群众获救。

  夫妻文保员就像派出所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只要边境地区有个风吹草动,他们就会立即拨通草原110报警电话,形成了警民一家守边境的良好氛围。巴雅尔家就像一座哨所,随时为边防民警提供各种方便。只要巡逻经过他家,巴雅尔夫妇都会为边防民警端上热腾腾的奶茶和果条,还积极为新来的民警当向导,介绍金长城及文物保护点的情况。

  包头市边防支队提供的数据显示,像巴雅尔夫妇这样的“马背夫妻文保员”在包头边境管理区就有60名,他们不仅为边防派出所提供长城的重点文物具体位置信息,而且配合派出所开展边境文物踏查、治安巡逻等群防群治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该支队通过“马背夫妻文保员”受理报警120余次,找回失散牲畜1000余头(只),为边境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解救迷路、伤病等受困群众36人。“马背夫妻文保员”已成为边境长城等文化遗址保护全覆盖不可或缺的力量。(白生云)

  《内蒙古日报》2016年6月2日13版    

[责任编辑 马铃翔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小书包里装着信仰
传统文化课堂 多彩...
净化文化市场
种植合作助力 农民...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剪”下风情
制作机器人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