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图片新闻 正文   
梨园兄弟和京剧的不解之缘
内蒙古新闻网  16-06-15 00:26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一场演出后,崔蛟为小京剧演员卸妆

  京剧被称为“国粹”,已有200年历史,201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崔猛和弟弟崔蛟是一对80后兄弟,出身于梨园世家,姥爷、舅舅、爷爷、奶奶均为戏曲演员,从小耳濡目染,兄弟两便与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1995年开始,兄弟俩跟随姥爷学习京剧,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开始练早功,中午放学练一次,晚上放学练一次。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年365天从不间断。1996年,父亲带着兄弟两还有几个师兄弟从河北老家一起远赴浙江省金华市搭班演戏。“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睡觉的地方就是简简单单用稻草铺成的,上面一放行李就是床。一般情况下也是住在庙里或者祠堂,即使住家也是很久没人住的老房子,就这样一直坚持着。”说起当年远赴他乡的闯荡,崔猛感慨地说。1997年,14岁的崔猛和10岁的弟弟崔蛟一起考入了赤峰市艺术学校,两个懵懂的孩子,从此离开父母,踏上了专业学习戏曲的道路。2002年毕业后,兄弟两同时进入赤峰京剧团工作,并于2004年一起考入内蒙古京剧团。

  初来呼和浩特,市场萎缩、观众老化、投入不足、人才流失、设备陈旧……这些问题,使得“国粹”京剧在首府陷入困境,束缚了京剧的保护与传承。深深感觉到京剧艺术在这里的低迷和不景气,兄弟俩陷入了沉思,希望靠自己的力量为京剧做点什么。而弘扬京剧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兄弟两觉得可以从孩子开始抓起,先培养出孩子们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喜欢上京剧。

  2010年,在内蒙古京剧团的帮助下,兄弟俩成立了内蒙古首个少儿京剧培训班,从刚开始一两个孩子,慢慢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个孩子。崔猛还积极联系学校,洽谈开设京剧兴趣课事宜。目前已在呼和浩特市北垣街小学、农大附小、光华街小学等几所学校开设了京剧社团,经常开设京剧公益讲课,让更多的孩子们了解京剧,零距离地接触京剧、体验京剧的博大精深。

  通过6年的努力,已有一部分孩子和家长对于京剧有了重新的认识,并且深深的爱上了国粹。“我相信通过我们锲而不舍的努力,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上京剧,传承京剧艺术、让京剧艺术发扬光大,再创当年的辉煌。作为京剧传承者的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也期待有更多的人加入。”对于京剧的未来,崔猛充满了希望。(内蒙古日报社音视图新闻中心记者王磊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吴钰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