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十个全覆盖 > 表情 正文   
灯亮了 心也亮了
内蒙古新闻网  16-06-22 00:0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用上电 用好电

  伴随着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全面实施,国网兴安供电公司打响了“电力全覆盖”攻坚战,全力推进新一轮农村牧区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努力打造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农网,让农村牧区不仅用上电,而且用好电。截至2015年底,新建和改造线路1969.8公里,新增和改造变压器490台,新增容量55605千伏安,安装1651套家用型风光互补装置,惠及409个嘎查村的30649户农牧民,从根本上解决了农牧民的后顾之忧,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用电和农牧民生活用电得到了可靠保障。文/图本报记者胡日查

  收入翻了好几番

  这几天,对于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牧民来说,最高兴事情是该苏木各嘎查网电实现了村村通。“以前没通电的时候,家里都是点煤油灯和蜡烛。后来买了风光互补发电设备,但还是不能满足我们的用电需求,那时候十几亩地都得靠柴油机抽水,光柴油费就得3000多元。现在网电通了,我打了深水井,种了一百多亩田,用水泵抽水,一年电费只有1000元钱左右,现在我还开了一家‘牧家游’。现在,我家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说起通电带来的好处,牧民杨武元脸上满是笑意。

  “十个全覆盖”实施以来,阿拉善盟为了将优质供电服务送到农牧民心坎上,真正做到为民便民惠民,该盟电业局以“用心做事,真情覆盖”的总体思想,以全力解决农牧民用电问题、打破农牧民生产用电瓶颈为工作重心,实现“政府满意,百姓满意”的工程建设为目标,扎实推进电力村村通和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2014年到2015年两年时间,投资6.1亿元,完成了全盟4255户农牧区新能源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结束了533户农牧民无网电历史,并实现了阿盟境内边防连队、边防哨所网电全覆盖。2016年,该局按照盟委、行署的统筹规划部署,计划投资6.056亿元,配合实施移民新村和集中连片区通电、电力线路迁移改造以及阿拉善盟境内最后两个无网电苏木(马鬃山苏木、哈什哈苏木)通电工程,目前各项工程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文/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宏章

紧张布线

一丝不苟

入户接电。

电力工人刚接通网电,牧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了电视。

架设电力线路。

毡包里亮起了温暖的灯光,额吉阿迪亚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电力工人刚接通网电,牧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了电视。

牧民额日和木的妻子正准备用新购买的电锅熬奶茶。

  掠过蒙古包、牧民新居的新电网,如五线谱般谱写牧民的幸福新生活(6月19日摄于西乌旗巴彦呼舒苏木巴彦查干嘎查)。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快来看:孩子们眼中的爸爸居然是这样!
蒙古风情园里,首届城市那达慕就是红火
【北国风光】静立
防治荒漠 利国惠民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官方微博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职名单
• 呼市地铁一号线乌兰夫馆站今日开工
• 乌兰察布市遭受冰雹洪涝灾害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68.7万元
• 内蒙古出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费征缴方案
• 小小跳蚤市场 娃娃练摊当“老板”
• 快来看看这些保命神器!
专题推荐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高考直通车——2016年高考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