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呼包银榆经济区城市之间的交通合作,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打通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任督二脉’,有助于加快呼包银榆经济区的发展。”包头市交通运输局规划科科长李鸿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包头市交通运输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规模大幅增长。“十二五”期间,包头市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39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倍。建设干线公路总里程800多公里,到2015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6907公里,密度由2010年底的24.3公里/百平方公里上升到25.6公里/百平方公里。
先后建设完成了G6高速包头段改扩建、110国道包头段改扩建等诸多干线公路,基本实现了旗县区通一级公路。新改建农村牧区公路1484公里,总里程达到6078公里。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包头市将加快建设环城、沿黄、旅游、出口四个通道,稳步推进立体交通枢纽和交通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公路路网通达水平、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交通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自治区向西、向北开放的战略支点和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
据了解,2013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由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构成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2013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了《内蒙古自治区省道网规划》,两个中长期规划中路网布局和规模较现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省干线里程和覆盖范围都有很大增长。各地方交通部门为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干线公路网发展目标,均提出了规模大、任务重的《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市交通运输局规划科科长李鸿雁表示,今年恰逢十三五开局之年,为了实现公路建设任务,构建国省干线公路网通道,在市交通运输局提出的框架协议基础上,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区域交通合作协议。
李鸿雁认为,《呼包银榆区域交通合作协议》的签订将为深化区域交通合作,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促进呼包银榆经济区协同发展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撑和保障。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扩大干线公路覆盖面,实现每个县都有国道连接的目标;二是突出公路的整体性。把区域公路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考虑,既包括了国省干线完善结构与布局的项目,又有干线之间的重要连接线;三是提升主要通道的服务能力。保障不同地区干线公路顺畅衔接,增强区域间、城际间的交通联系;四是加快交通运输通道建设,加强规划和建设的协调与衔接,形成同步规划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同步发挥效益的发展格局。(记者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