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是全球工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科学精神的最好体现
●创新驱动作为一个开放的创新体系具有多主体参与、多要素整合、多机制联动、多层次创新的特征
●把创新放在全区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切实推进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让创新驱动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后发赶超的新路径和主动力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可以全面提升自治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摆脱“粗放式”发展模式,为自治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当前,世界各国历经制造业格局和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危机与机遇并存,欧美发达国家相继提出应对举措:德国工业4.0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开启“再工业化”制造时代,标志着全球加快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纵观全局,创新驱动是全球工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位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近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更是强调,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创新”不仅代表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党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其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总结。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科学精神的最好体现。
创新驱动具有开放性特征
创新驱动作为一个开放的创新体系具有多主体参与、多要素整合、多机制联动、多层次创新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创新驱动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学基本问题是实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新驱动是一种新型资源配置方式。创新驱动强调知识、技术、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替代传统资源能源,开辟新的资源能源,通过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优化组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形成创新驱动型经济,达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创新驱动发展并非不需要传统要素资源,而是创新要素改造提升传统要素,进行新的组合以实现创新发展,从而使创新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次,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创新驱动是一种内生经济增长方式。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模式就是以知识、技术、制度等无形要素对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进行有效组合、改造与升级,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内生增长。
再次,从系统论角度看,创新驱动是一个诸多要素实现社会性整合的开放性、动态性的体系。该体系由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等)、主体(企业、高校院所、中介服务机构、政府等)、机制(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和系统治理等)、环境(法律、政策、文化等软环境;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研发基地等硬环境)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有机联系,形成驱动经济发展的合力。
最后,创新驱动是一种事关全局的发展战略。创新驱动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是从经济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为培育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竞争优势,分析经济发展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将创新定位为影响全局和长远的关键因素。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下,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多位一体,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战略支撑体系。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普遍适用于企业、产业、区域以及国家等创新型经济系统。
创新驱动居于国家乃至自治区发展的核心位置
伴随世界经济格局变动以及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GDP增速放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由投资驱动,近年来随着重化工业、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与住房、汽车等一次性支出消费都已过了快速增长期,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客观必然。
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2007年以来,内蒙古GDP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面对“新常态”,内蒙古必须紧跟时代创新步伐,抓住机遇,把对新时代、新趋势、新机遇的把握同地区实际相联系,把创新放在全区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切实推进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让创新驱动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后发赶超的新路径和主动力。
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已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词
2014年,自治区人大修订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自治区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13-2020年)》。此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强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储备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等相继出台,对自治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新常态背景下,经济持续发展的引擎动力正在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已成为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词,前者是实现路径,后者是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有利于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破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滞后的科技体制、尚未形成的产业集群、低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化精益化生产方法缺失等,是我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拦路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和生产过程的管理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可以全面提升自治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摆脱“粗放式”发展模式,为自治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自治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主动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