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巴彦淖尔市植保植检站、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植保植检站共同完成的“向日葵螟发生规律及减灾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获得2014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该项目通过对向日葵螟生物学特性及单项防治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集成开发出一套向日葵螟绿色防治技术体系,解决了内蒙古主要向日葵产区的向日葵螟危害问题。项目集成创新并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向日葵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经过田间推广与验证,对向日葵螟防效达95%以上。
对促进本行业的科技进步有重大作用。项目明确了以调整播期为更适用于我国的主要防治措施;
并将向日葵螟性诱剂作为一项主要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国内主栽品种资源进行了抗性鉴定,筛选出具有一定抗、耐性的向日葵品种,并深入研究了向日葵形态结构、营养成分及次生化学物质对向日葵螟寄主选择性的影响。
并将单项技术的简单累加变为依据种植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集成应用,克服了国外向日葵螟综合防治技术的短板。
2011-2013年,项目技术体系在内蒙古及宁夏、黑龙江等向日葵主要产区进行大面积示范与推广。
总推广面积696万亩,技术覆盖程度达到90%,成功控制了向日葵螟的危害。
项目推广期间,技术辐射区内的平均每亩地挽回经济损失261.6元,项目以保产增收的方式实现总经济效益182052.5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