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航天科工六院三五九厂四分厂的车间,机器轰鸣。
一双关节粗大、皮肤粗糙的手引起记者的注意——这双手正在娴熟地操作着一些零件。
“一根头发粗为0.6毫米,我们生产零件的误差要控制在0.01毫米到0.02毫米之间。”手的主人说话语速快,音量大,一副眼镜下,一双专注的眼睛正检查着零件。
他是钳工郑朝阳,他不允许自己有误差。多年来,他的双手已像一台精密仪器,可以根据零件型号在几分钟里准确判定是否标准。从事航天事业28年,一直在为生产导弹加工工艺装备奋战,他亲手打造的工艺装备,解决了用自动化机床无法满足精度要求零部件生产的难题。2015年“九·三”阅兵导弹方阵中,就有两种新型导弹在生产中使用了郑朝阳打造的工艺装备。
转身一个阔步,郑朝阳从其中一个工具柜里端出一个桶装方便面盒,里面装满了银色“戒指”,“戒指”两端各有一个伸出的“脚丫”——导线固定环,身材小,作用大。讲起这些宝贝,他如数家珍:“当年,我的父辈们靠纯手工生产,一般一天完成七八个零部件的制作,现在通过工艺装备,一人一天能生产三四十个。”
手上这些小小的零件看似简单,制作起来至少要4道工序,定周长、打眼儿、去毛刺、窝圆,一步不能放松警惕。为了攻克手工制作的缺陷,拿到设计图,郑朝阳根据材质特性,零件功能,误差后果······在产品上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抠,从联结套筒刻线到倒棱机,从导线固定环到电感固定环,在反复实验、改装中,诞生了大大小小的工艺装备,有了这些模具, 100多项制作技艺被革新,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目前,郑朝阳所在的钳工小组主要负责新型产品的制作。去年,某新型重点产品生产卡壳,情况紧急,企业领导直接询问郑师傅:“能不能干?能不能在次日16时前干完?”他边查看这一跨工种难题边回答:“能干,能按时完成。”最终,提前一小时交付了合格产品,避免了产品报废。
中国航天基金奖、年度技术创新奖、突出贡献奖,看着郑朝阳40个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分厂党支部书记杜广平说,郑朝阳关键时刻能打攻坚仗,是因为他时刻践行着这样一个信念和承诺:优质高效地完成科研生产任务,为国家提供优质武器装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及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