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
专题
>
建党95周年
>
解读 评论
正文
分享到
中国梦想是这样放飞的
内蒙古新闻网
16-07-10 20:55
【
打印本页
】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个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动员全民族为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梦想,就是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自信比什么都重要。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正是在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过程中,中国梦想才能放飞。
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正确的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95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顽强奋斗、开拓创新,先后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条道路上,结束了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仅开启了本国不断发展壮大、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还推动公正、民主、和谐的世界秩序建设,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民族尊严和民族荣耀。这条道路也经受了各种风险和考验。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时,在亚洲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都没有停止向前发展的脚步。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国圆梦,关键在党。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成功实践的理论结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等,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凝聚党心、体现民意,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放飞梦想需要制度保驾护航。95年来,党在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建立起具有鲜明中国特色、适合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其他各方面机制体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民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创造了同期世界上大国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最快且人数最多的脱贫致富速度等一个又一个让世界瞩目世人惊叹的奇迹,为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坚强保障,也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实现梦想必须弘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的表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来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在5000多年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把文化自信写入“中国方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趋成熟的表现。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智慧、“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相处理念等,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世界文明对话,实现全人类共同梦想种下了文化动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人民相拥,为国家民族发展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器”。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中国梦是必定实现的美好未来。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面对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我们当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放飞梦想,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
[责任编辑 王彤 ]
欢迎关注:
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
内蒙古日报
(或直接输入
neimengguribao
)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
内蒙古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寒门“贵子”感恩讲述:有爱就有未来
铭记历史
绿色消费进社区
内蒙古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在金桥落地 300多家本土企业在线淘金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亮丽内蒙古 美丽乡村行
• 布小林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党组会议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两个《条例》
• 内蒙古进入“烧烤”模式 局地温度高达51摄氏度
• 禽兽五旬男连续5年强奸妻侄女
• 2016年高考考生七月考试历公布
• 王波主持召开自治区安全生产紧急会议
• 我区争取2016年退牧还草工程任务和资金2.6785亿元
专题推荐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高考直通车——2016年高考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