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古代土默川平原的建筑文化
内蒙古新闻网  16-07-12 09:28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根据《呼和浩特工业史》所载内容,我对史前先民建造房屋的过程做了简单的再现式描述:全村像是在举行祭祀仪式——村里的男人们正在齐心协力地盖一座房子,把用石斧砍伐来的树木加工成柱子和椽子。地基早已打好,他们将柱和椽按顺序搭出房屋的骨架,再在墙壁和屋顶抹上厚厚的草泥,一座半穴式、土木结构的房子终于顺利竣工了……

  据称,土默川平原(呼和浩特地区)原始的建材和建筑业,以托克托县海生不浪新石器时代的一个村落遗址为例,根据发掘的其中一座房屋遗迹推测,当时房屋的建筑材料大体为:木材、泥土、苇草、石灰、绳索和柳笆等。其整个房屋设计为半地穴式并呈正方形,南面设一门,与西北墙角连接有一灰坑;屋顶呈人字形或四角尖锥形,屋内面积约20平方米左右,地面抹有一层石灰,中央有灶炕痕迹,等等。

  土默川平原的史前先民从洞穴走出,住进自己盖的房子,从不定居生活变为定居生活,似乎意味着他们从狩猎生活渐变为农耕生活。但据记载,从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时期,土默川平原主要活跃着荤粥、鬼方、土方、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当时的平原成为一个“大牧场”,而不是一个“大农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使该地区的农耕文明出现了某种断层?

  战国时期,土默川平原出现了第一座城市——“云中”(位于今托克托县境内)。该城是赵国为屯兵打仗而兴建的军事性城堡。其周长8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城墙建造工艺采用板箱式填土夯实筑墙法(类似“干打垒”),城内建筑所用建筑材料主要为:土、木材、石灰、柳编、柴草、石料、砖、瓦和铜铁等。其与蜿蜒于阴山南麓的赵长城一道,构成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防线。并且留下了“胡服骑射”这一著名的历史故事。

  “云中”的出现,表明当时土默川平原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在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平原南部的盛乐城则为该地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有关文章介绍,公元338年,拓跋鲜卑建都盛乐(位于今和林格尔县境内)。拓跋鲜卑以此为中心发展农牧业生产,建立起著名的北魏政权。雄浑壮阔的《敕勒歌》便产生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该地区的建筑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当丰州城(位于今呼和浩特市白塔村一带)伫立于土默川平原东部(据载,其建于辽应历十年,即公元960年)之时,已是一派“山边弥弥水西流,夹路离离禾黍稠”的田园风光了。据称丰州是辽、金、元各代在大黑河流域建立的政治军事重镇,也是中原地区同该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汇合点。当时城内居民众多,街巷相连。辽人堪称建塔高手。城中最著名的建筑是建于辽代的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体现了当时该地区建筑业的最高水平。

  而当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旧城)耸立于土默川平原时,已然是明朝的光景了。和平的再现,使平原因长期战乱造成的城池荒芜、人烟稀少的惨状开始有所改观。约1527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仿照元大都的样式,开始兴建一座名为“库库和屯”(呼和浩特,即归化城)的城市。该城竣工后,其城池周长2.4里。在高达2丈的城墙上,建有四座角楼、两处望楼和南北城门。后来城内外出现了大量召庙,该城由此享有了“召城”之誉。又由于该城在清代发展成为华北地区的重要商埠,也便有了“商城”之谓。

  纵观土默川平原的建筑,从史前先民的半穴式房屋到清代的四合院民居,以及各种城池和宗教建筑,期间历经了数千年。而其建筑文化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渐进模式,当然有时也会出现城市毁于战火(如丰州城)或某类建筑物“井喷”现象(如明清时期大量建庙),从中亦可触摸到该地区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军事等的发展脉络。此外,其在各历史时期的各种建筑,基本上是就地取材。这些建筑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兼顾美观。

  土默川平原地处风土粗莽的塞北,其建筑文化缺乏江南建筑文化的精致和优雅,总体散发出一种粗莽之气。在出现大量中原样式建筑的同时,也吸取了其他地域的建筑样式。譬如明清时期的一些召庙建筑,便融入了藏式建筑样式。当地的乡村民居也极具地域特色,如有俗称“一出水”的屋顶,以及厚实的土坯墙和屋内的火炕等,可谓冬暖夏凉,适应了当地气候。文/谢荣霄

[责任编辑 赵静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中优主场绝杀申鑫
阿斯哈图冰川石林:华山之险峻,黄山之秀丽,泰山之雄奇
饕餮盛宴 共享美食
18国百家企业亮相牛羊肉产业大会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亮丽内蒙古 美丽乡村行
• 布小林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党组会议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两个《条例》
• 内蒙古进入“烧烤”模式 局地温度高达51摄氏度
• 禽兽五旬男连续5年强奸妻侄女
• 我区争取2016年退牧还草工程任务和资金2.6785亿元
• 2016年高考考生七月考试历公布
• 内蒙古电影集团北疆文化产业园项目全面启动
专题推荐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高考直通车——2016年高考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