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我区对侵权制假违法行为实施全链条打击
内蒙古新闻网  16-07-25 09:03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7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下发的《2016年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的通知》指出,以突出食品药品、农资、家用电器、建筑材料、汽车配件、儿童用品等社会反映集中、关系健康安全、影响公共安全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为重点,组织开展网络交易集中整治,加强监管执法。同时加强对网络交易商品的定向监测,强化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执法打假维权协作,探索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侵权假冒商品追溯机制。

  通知要求,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方面,针对网络(手机)文学、音乐、影视、游戏、动漫、软件等重点领域,开展第十二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行动”;继续扎实开展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电子电器产品、化妆品、纺织品、日用品、药品等重点商品,加强部门执法协作,严厉打击跨境制售侵权假冒商品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跨省区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案件查处的督查督办;严肃查处石油炼化企业无生产许可违法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车用燃油的违法行为;以建筑材料、汽车配件等为重点,继续开展“质检利剑”行动;以家用电器、服装、洗涤用品行业为重点,推动企业开展产品质量承诺;对纳入注册管理的进口食品,加大查处无证销售等违法行为力度;以口罩、空气净化器等为重点,开展防雾霾商品监督抽查和专项整治;继续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侵犯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通知明确,对侵权假冒犯罪行为实施全链条打击,打好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集群战役。严查侵权假冒犯罪案件背后的玩忽职守、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刑罚等职务犯罪。通过依法严厉惩处侵权假冒违法犯罪,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治理力度,强化行业日常监管,推动打防结合、打建结合,为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 刘晓君)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赛车在戈壁滩驰骋
汽油价降了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十七届旅游那达慕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开幕
公益劳动需要你我他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 关于对拟提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 【视频】相聚内蒙古 再叙战友情
• 内蒙古经历54年来最干热10天 7月中旬后可望反转
•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将于7月26日举行
• 我区收藏家淘到美国制地图:标明南海属于中国!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