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视图 > 亮丽新家园 正文   
心里越来越托底
内蒙古新闻网  16-08-02 22:2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工作人员为人们办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手续

我们的生活有保障了。
医务人员定期到嘎查义诊。

  继续提高社会救助标准

  居住在阿左旗巴彦浩特镇农区的王义平是家里的主要劳力,一家四口人主要依靠种植蔬菜生活。几年前,王义平遭遇车祸腿受,成了残疾人,走路都得靠拐杖,重活根本干不成,让本不富裕的家雪上添霜。村干部得知情况后,及时帮他申请了低保。丧失劳动能力的王义平从此开始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

  “多亏了政府发放的低保金,让我家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有了低保金,孩子他爸的药费就不愁了,我们又少了一项开支;现在,我在大棚种植蔬菜,他有低保,我们生活的很幸福!”聊起现在的生活,王义平的妻子李玉花激动地说。

  据了解,为进一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存权利,编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保障网,阿拉善盟今年继续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农牧区居民最低生活平均保障标准在2015年5586元/年的基础上增幅7%,年人均提高408元,保障标准达到5994元/年,其中,阿左旗5988元/年,阿右旗6000元/年,阿拉善经济开发区5760元/年,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5988元/年。

  截止目前,阿拉善盟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工程实现了全覆盖。2016年上半年,该盟基础养老金和津贴全部发放到位,共为11976名享受待遇人员发放基础养老金859.7万元,为106名享受城乡低保的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津贴7.84万元。(文/图记者刘宏章)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