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让孩子多接受一些“学农教育”
内蒙古新闻网  16-08-04 11:03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暑假里,来自北京市西城区3所初中的200余位初二学生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进行了一期学农教育, 6天的时间里,学生们通过自主选课的方式,进行了5大主题91门教育实践类课程的学习。

  笔者读到这则消息后深感欣慰。现在的孩子们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众星捧月,很多孩子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光城市孩子如此,一些农村牧区的孩子如今也甚少接触过农牧业生产实践了。这样看来,这200多位初中生主动接受学农教育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学农教育中,学生自行负责日常生活、内务整理,失去了在家里享受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待遇,连选课也要自己作主。这一切对尚未成年的中学生都是一个锻炼和考验,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对其以后的生活都有直接帮助。

  学农教育能提升学生们对农牧业课程的重视和亲近程度,消除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轻农”意识。其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无论是采摘水果,或是学习制作主食,还是清扫动物笼舍,都是一些非常辛苦的工作,亲身体验才会有劳动辛苦、劳动光荣的思想觉悟。锻炼他们吃苦耐劳、不言放弃的品格和精神,会让他们受益一辈子。

  可见,类似的“学农教育”可以在学生中多多开展起来,既强身健体,又磨炼意志,益处多多。(霍寿喜)

[责任编辑 吴钰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中蒙俄三国儿童在乌珠穆沁草原展示才艺
水草丰美
绿色理念带来高收入
游客云集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城市灯光景观体系将扮美呼和浩特市夜色
• 【治国理政新实践 内蒙古篇】赤峰市以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小小红牌牌,作用可大了
• 开鲁县公安局开大会数十辆车占道停放影响交通
• 内蒙古14个市旗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
• 孙春兰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切实加强基层统战工作 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 全国县域经济100强 内蒙古5旗(市)上榜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