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走进赤峰市的乡村嘎查,文化活动室的乐器声、歌声、笑声不断……如今,农牧民们乐于追求精神生活,他们在乡村大舞台上各显身手,成了乡村文化活动的主角,在多彩文化生活中享受着快乐和幸福。
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镇琥硕芒哈嘎查排练长调
8月11日,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镇琥硕芒哈嘎查文化活动室内,琴声悠悠、歌声阵阵。刚刚从赤峰市农牧民优秀节目展演归来的牧民敖特根花,又和爱好文艺的牧民们进入了新一轮的排练。“走出嘎查文化室,登上全市大舞台,这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事!”在牧民敖特根花眼中,全市节目展演是一场农牧民文化活动的“奥运会”。正在排练长调民歌的她,心里憋着一股劲,准备在明年的全市展演中再展风采。
文化设施遍及嘎查
今年,政府投资19万多元,给琥硕芒哈嘎查建了一个1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和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走进蒙古包造型的文化活动室,室内的灯光、音响、马头琴等设施一应俱全。素有“长调之乡”之称的琥硕芒哈嘎查,三分之二的牧民都会唱歌跳舞。有了文化阵地,牧民们搞文化活动的劲头更足了。嘎查的党支部书记额尔顿宝力格,每半个月都要组织牧民进行一场文艺比赛。他带头排练节目,鼓励更多牧民把高亢的长调在全市唱响。
琥硕芒哈嘎查是赤峰农牧民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全市投资7.7亿多元,新建和改造1845个嘎查村文化室,每个文化室面积都在100平方米以上,并配齐了演出设备,还新建文化广场3959个。
蒙古族风格造型的文化室成了当地的一道风景
文化活动绚丽多彩
有了房子,有了场地,有了设备,如何让这块文化阵地持久地发挥作用?赤峰市的作法是:在纵向上,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文化节目比赛和展演机制;在横向上,形成覆盖全部嘎查村级文化室的“种文化”模式。
文化活动的上下联动,激发了农牧民参与的热情。今年,赤峰在红山文化旅游节中,把农牧民优秀节目展演作为重要内容,层层选拔节目。经过初选,敖特根花被从嘎查选到了镇里;经过复选,她又被镇里选到了旗里;经过终选,她的长调《飞翔的雄鹰》终于在全市展演中唱响。整个筛选过程,从文化室到文化站再到文化馆,整个基层文化服务体系都被激活,天天文艺演出不断,在农牧民中形成了群众文化活动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优中选优,使全市农牧民优秀节目展演成为百姓的一道文化大餐。在12天的时间里,来自全市12个旗县1500多个基层文化室的2000多农牧民纷纷登台亮相。巴林左旗的好来宝《十个全覆盖礼赞》,巴林右旗的《顶碗舞》,林西县的舞蹈《保卫黄河》等节目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巴林右旗文化馆馆长布仁这个夏天很忙,擅长器乐的他要巡回在16个苏木乡镇的嘎查村文化活动室进行艺术辅导。布仁说:“我们要象种庄稼一样地去种文化,让文化的种子在农牧民中生根发芽!”目前,全市各旗县文化系统中已有声乐、器乐、戏曲等文艺辅导员2700多名,在他们的辅导下,歌舞、评剧、皮影、马头琴、好来宝等1300个演出团队应运而生,成为基层文化室活动的主力军。(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徐永升)
【短评】
赤峰市的红山文化旅游节已经渐成品牌,这种品牌不是靠请明星大腕堆出来的,也不是靠大制作的奢华拼出来的,而是凭借乡土气息,接了地气,聚了人气。我们欣喜地看到,农牧民在文化节上的节目展演,让百姓成为舞台的主角,富而思乐的农牧民都以登上这个舞台为荣。正是这种上下联动的文化活动形式,激发了以文化室、文化广场为阵地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反过来这种基层的积极性,又会促进农牧民节目展演出现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两者成为相互促动的良性循环。赤峰市这种提高基层文化室利用率的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徐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