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第十一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赤峰学院举行
内蒙古新闻网  16-08-12 09:41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8月9日至19日,第十一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赤峰学院举行。来自国内外红山文化研究学者、专家70余人出席论坛。

  赤峰学院党委书记李春林在致辞中指出,专家学者齐聚赤峰,共同探讨切磋红山文化研究新成果,交流分享学术新观点,展示考古新发现、新进展,必将为赤峰市的文化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治区文物局局长安永锝在讲话时表示,红山文化研究已经步入了深水区,一定会成为自治区最耀眼的一张名片,誉满中华,享誉世界。

  市委常委、副市长杨东起在讲话中强调,本次高峰论坛旨在通过交流和研讨,把红山文化为代表的赤峰地区史前文化研究提升到更高的层面,取得更多的学术成果。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以更宽的视野探索红山文化的“信息密码”,展现红山文化的独特魅力,弘扬红山文化的时代价值。

  在开幕式上,赤峰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建设教授还简要介绍了《赤峰红山后》中译本的出版情况,并就该书的主要作用和学术价值进行了说明。

  在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王昌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辽宁省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田广林以及于建设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两件殷墟出土柄形器的制作工艺》、《人间与神界——由红山文化玉人、玉鸮说起》、《赤峰地区所见红山文化积石冢研究》、《八旗村红山文化祭祀址调查与祭祀等级分析》的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植物、玉器、陶器、石器、图腾、祭祀、岩画等红山文化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和交流。

  

[责任编辑 马铃翔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七夕节,看边关军人夫妻的爱情宣言!
看看正宗烤全羊怎么做
相约七夕 见证真爱
七夕话家风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男子误抢1.68元红包不退 女友认为其人品差分手
• 这样做的五花肉 保管家人吃不够!
• 韩外交部:正密切关注中国是否报复"萨德"入韩
• 90后女孩患癌 男友不离弃:即使睡大街也照顾她
• 人社部定调延迟退休,养老金、就业将会怎么变?
• 内蒙古东部及东北大部将迎来较强降水 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
• 12星座的真面目 都别装了行不?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