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焦点】一见难忘 盘点绿博会上的新奇特产品
内蒙古新闻网  16-08-12 16:17 打印本页 来源: 正北方网整理报道  
 

  ★“黑木耳吃的就是绿色天然”

  “我看准的就是呼伦贝尔的绿色天然!”在绿博会呼伦贝尔展区,顾客杨胜波一边购买着“诺敏山”牌黑木耳一边说。

  据介绍,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持续推进“呼伦贝尔牛肉、羊肉、马铃薯、黑木耳”等品牌建设和农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这次参加绿博会的“诺敏山”牌有机黑木耳是自治区名牌产品,也是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畅销产品。产品通过了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

  ★“甘草猪肉”尝过吗?

  走近绿博会鄂尔多斯市展台东南角,一阵扑鼻的香味让记者立即进入“搜索”模式。原来,杭锦旗绿美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出产的“甘草猪肉”炒熟了,市民们正在争相品尝呢。

  据了解,经过考察学习,公司老板王怀树找到了一种用“紫花苜蓿+五谷杂粮+中草药配方”饲养猪的方法,中药主要成分是杭锦旗盛产的甘草。经过养殖试验,这种方法饲养出来的猪肉营养价值更高,味道更好。

  ◆张玉萍大娘品尝过后满意地点点头,一下子买了3斤。她说:“确实比市场上卖的猪肉好吃,贵点也值!”

  ★世界上最贵的牛肉也来啦

  (资料图片)

  “额尔敦,快来快来,这里有和牛肉!”正在绿博会采购的市民乌云花在乌兰察布市展台前激动地喊起来。

  和牛肉有何独到之处?草原和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习日莫夫介绍说,和牛是日本上世纪50年代改良牛中最成功的品种之一,日本和牛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品质最优秀的良种肉牛,其肉大理石花纹明显,又称“雪花肉”。这种肉多汁细嫩,肌肉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风味独特,是目前世界上最贵的牛肉。

  ◆“有一年去日本,朋友请吃饭,那是我第一次吃到和牛肉,吃过一次,那美味就再也忘不了啦。万万没想到,在绿博会上见到了和牛肉,咱内蒙古真是不得了!”

  ★乌海葡萄真甜

  一进乌海展厅,一阵浓郁的葡萄香扑面而来。红地球色泽艳丽、颗粒饱满,无核白玲珑剔透、青翠欲滴,玫瑰香颗颗珠玑、浓香馥郁,葡萄酒口感细腻、品质极佳……、 “

  “啧啧,这乌海葡萄真甜,果然名不虚传,给我来5斤的。”市民们争相购买,乐的摊主温岳合不拢嘴,“我们的葡萄施的都是农家肥和有机肥,没有虫害和病的时候不施农药,而且乌海的土壤及小气候使我们种植的葡萄特别甜,从5月上市直到来年都有新鲜的葡萄。”

  ★红腌菜,还是老味道

  “每次看到韩剧里人们做泡菜,我都会想起巴彦淖尔的红腌菜。去年的绿博会上,我买了300多块钱的龙腾后套酱菜,今年打算多买点。”8月7日,市民田春早早来到绿博会巴彦淖尔市展区,在展台前询问各种酱菜的口味。

  和川味腌菜的浓辣、京味酱菜的酱咸相比,巴彦淖尔的红腌菜选用纯天然无污染蔬菜做原料,采用传统农家腌制的方法精制而成,具有酸辣可口、开胃消食的特点。

  说话间,冰糖红腌菜、河套大袋酸菜、红油萝卜金丝……从纸质包装的到瓶装的,田春选了一大堆。

  ◆“谁让自己就好这口呢。巴彦淖尔红腌菜,那是一定不能错过的!”

  ★骆驼全身是宝

  “妈妈快看,那儿有大骆驼!”8月8日是绿博会第三日,来各展厅参观购物的人仍然络绎不绝。在阿拉善盟展区,方女士一家3口正在购买驼肉。

  “驼肉是弱碱性的,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B和烟酸等成分,其中脂肪含量为65%,胆固醇含量却很低,营养价值非常高,是一种健康的肉食。”内蒙古漠北草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漠南向大家介绍道。

  (资料图片)

  ◆“大爷,怎么买这么多骆驼奶酪呢?”

  ◆“年轻人,这你就不懂了,大夫说它能提高免疫力,对我的糖尿病有辅助治疗作用。这驼奶可是‘超级饮品’,做成奶酪就更好了!”

  经权威医学机构论证和临床实验发现,驼奶含有抗菌和抗病毒因子,对很多疾病有神奇的辅助治疗作用。目前,我国骆驼数量约有15万头左右,尤以阿拉善右旗的双峰驼最为著名。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