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2016年内蒙古搏克大赛8月19日将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内蒙古新闻网  16-08-12 18:0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8月12日上午,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搏克大赛暨内蒙古第二届青少年搏克比赛新闻发布会在内蒙古正观品牌顾问有限公司举行。

  据本届搏克大赛赛事组委会主任闫红军介绍,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搏克大赛将于2016年8月19日至21日在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盛大举办,参赛总人数将突破300人次。赛事规则方面,本届大赛将首次采用“年龄分段制”,具体分为12周岁以下组、13-15周岁组、16-18周岁组和19-20周岁组,参赛运动员均由内蒙古搏克协会注册单位及各特约邀请单位选派并强制性投保人身意外险,彻底颠覆以往搏克运动“只论胜负、不分年龄、随机参赛、伤病自负”的无序状态,真正将搏克运动竞技化、公平化、规范化,为把搏克职业联赛推向国际打下坚实的赛制基础。本次大赛分为个人赛与团体赛,采用分组循环淘汰制,个人赛每组录取前4名(3、4名为并列奖)、团体赛录取前8名,颁发奖杯及证书,此外特设“体育道德风尚奖”。本次大赛秉承支持民族运动的宗旨,观众可免费观赛。希望透过发布会让更多的人认识搏克运动、了解搏克运动、传播搏克运动。本届比赛由内蒙古体育总局主办,内蒙古搏克协会承办、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协办。

  本次大赛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大力推动和发展青少年搏克运动,使这项传统运动得以继承发扬,要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喜爱搏克运动、参与搏克运动、推崇搏克运动。青少年是搏克运动的未来,发展搏克运动必须先从娃娃抓起!”“希望通过持续举办搏克年度赛事让搏克运动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形成搏克运动产业链,让运动员特别是贫困牧区的优秀搏克选手通过比赛可以改变生活、改变命运,从根源上推动搏克运动职业化发展。"内蒙古体育总局群体处处长刘贵生说。

  背景资料

  传承

  搏克历史悠久,起源于公元12世纪,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之一,草原上的人们把蒙古式摔交称作“搏克”(蒙语:结实、团结、持久的意思)。蒙古族搏克因兼具“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的竞争意识、浓郁的蒙古民族特色、贴近草原人民的生产生活”三大特点,成为当之无愧的蒙族三大运动(摔交、赛马、射箭)之首。

  普及

  搏克是一个蕴含着深邃哲理、拥有丰富民族文化积淀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搏克运动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展

  内蒙古搏克协会秉持发展搏克运动、培养搏克运动文化的主旨,每年举办自治区及各蒙族搏克发展团体搏克大赛。除了借由比赛促进区内各地区的搏克运动交流外,内蒙古搏克协会也希望通过此次比赛发掘培养新时代搏克运动选手,为优秀的运动团队输送优势人才,以利搏克运动的传承与发展。

[责任编辑 王彤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七夕节,看边关军人夫妻的爱情宣言!
看看正宗烤全羊怎么做
相约七夕 见证真爱
七夕话家风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东部及东北大部将迎来较强降水 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
• 开鲁县一女警官驾豪车轧死狗,狗主人讨说法被拘?
• 2016赤峰·蒙冀辽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
• 七夕寻缘 相约如意
• 吃货们有福啦! 绿博会让你一天尝遍内蒙古美食
• 师傅,你怎么逆向开车呀!
• 陈元白志健岳福洪布小林等出席设立"阿尔山论坛"研讨会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