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库伦旗北部沙区的茫汗苏木,3000多个农牧户的庭院环境状况,曾经让驻村干部很是头疼,居住分散、家家养牛、生活观念自由随意,村庄与庭院环境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疾”。
走进如今的茫汗苏木,齐整的围栏篱笆墙,将绿树环抱中的庭院分隔成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和柴草杂物存放区,高低错落的篱笆墙裹着窗明几净的红瓦房,将乡村历史记忆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让人心头一震。
库伦旗在深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把庭院“四区分离”作为改善村庄环境、改变群众传统生活习惯的抓手,摒弃华而不实的“面子活”。根据南部山区、北部沙区不同的立地条件和民俗差异,就地取材,用石头和木板篱笆取代红砖水泥构建院墙围栏分区功能网,简约实用、生态环保。同时,对村内“墙中墙”结合“四区分离”进行了合理利用,对村外的“遮羞墙”全部拆除,提高生活质量又不忘田园风情。石墙护坡、果林入院,让昔日乡村里再普通不过的网围栏、篱笆栏、木栅栏、石头墙,成了点缀村落的美丽景观,让充满乡土气息的农家小院儿成为田园村落的靓丽风景。
围就美丽庭院的过程中,针对各村各户不同情况,驻村干部采取一户一指导、一户一方案的方式对旧院墙进行修补加固、勾缝抹面改造,节省建设资金,又保留了村落原有风情。海斯嘎查地处沙区,同苏木其他嘎查一样,除了部分居住较为集中的户,差不多每一户院落都有十几亩。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建设美丽乡村中,选择了“大围栏、小院套、木栅栏、篱笆墙”的村庄庭院建设模式,利用篱笆栏对庭院进行功能分区,这种“土办法”让村庄变得很“洋气”。目前,茫汗苏木已建设网围栏530公里,就地取材建设庭院分区栅栏80多公里,节约资金千万元以上。即保留了乡村历史记忆、体现了浓浓乡愁,又生态环保、节约建设成本,展示乡村文明的丰富内涵,也夯实了发展底蕴。
居室美了,庭院美了,乡村也要美。
科左后旗将生态建设与深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相结合,与农牧民建设美丽家园的愿望相契合,把造林重点调整到村屯、城镇及周边和通道绿化,“能宽不窄,能密不疏,见缝插绿”,改善和美化人居环境。
科左后旗对所有村屯、道路以及镇区实施绿化,2016年投资8000万元,完成了858个村的村屯绿化工程,完成里程3287公里,并对2015年秋季绿化的249个嘎查村屯实施了补植,栽植株数543万株。甘旗卡镇主要街道及村屯绿化工程总计完成310公里,努古斯台镇道乃艾勒嘎查,还建设了一座4000平方米的绿化公园。
高标准整地、高标准栽植,还要高标准管护。科左后旗不但印发《村屯绿化、通道绿化技术规程》,造林施工队和组织造林的干部人手一册;还主动接受严格的技术指导,确保了规划、作业设计科学合理,确保了造林标准、质量和成活率。各苏木镇场、嘎查村以及驻村干部2000余人既参与造林,也负责监管,确保了造林监管“无死角”。制定了《造林绿化后期管护标准》,并通过微信推送管护细则,制作发布林木管护标准示范短片,形象生动。边造林边落实权属和管护责任,确保每棵树都有管护人,加大新造林地围封力度,最大限度减少牲畜破坏。库伦旗划拨专款为苏木乡镇补贴配备浇水车10台,3天浇一次透水,确保成活率。
村屯绿化工程结合绿化林地工程,庭院苗圃建设结合经济林建设,拓宽增收渠道,提升经济效益。村外、沟边、河边空闲地,以密植为主,以栽代育,不断提高绿化、美化、香化水平;少硬化、多绿化,因村制策、适地适树,半地下工程造林,提高精细化程度,让青山常绿,让家园更美。真正还群众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包塔娜 杨凡 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