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中国美丽乡村礼赞 > 美丽乡村展示 正文   
清幽的白狼林俗村
内蒙古新闻网  16-08-16 15:42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白狼林俗村博物馆,2011年建立。提供者:林中草屋

每到秋天采蘑菇是林俗居民的一种娱乐。本图是晒蘑菇。提供者:林中草屋

白狼林俗村采伐队。提供者:林中草屋

体现白狼林俗村民清林工程的蜡像。提供者:林中草屋

林俗村秧歌队。提供者:孙福建

小朋友帮妈妈给木耳堆上浇水。摄影者:崔鹏

林俗婚礼,喜气洋洋的新郎迎接美丽的新娘。摄影者:孙福建

  白狼”由蒙古语“白力嘎”演变而来,汉语意为“富饶的地方”。白狼林俗村原名三道沟,位于内蒙古阿尔山市白狼镇南部。这里阳光璀璨,空气通透,绿色蓊郁。四面环山、树木林立的白狼林俗村,春来杜鹃盛开,漫山红遍;夏至百花争妍,松青桦洁;秋林山果溢香,层林尽染;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切都沐浴在原始自然的状态之中。

  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森工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发生了转变。依托白狼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白狼林业局和白狼镇政府带领职工喊出了“放下斧头当导游,小康生活不用愁”的奋斗目标。2003年白狼林业局、白狼镇党委、政府建起了白狼林俗村,一个个温馨的家庭小旅馆应运而生,让更多的人充分了解和感受原汁原味的林区生产生活方式,体验几代林业工人的创业历程。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养殖业、加工业的发展,为企业更为林业职工增收开辟了有效途径。

  白狼林俗村位于旅游名城阿尔山市东南35公里,国铁白阿线和S203线在村东面穿过。林俗村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6万平方米,现有住户76家,人口240多人,多为林业职工家庭。有蒙、汉、满族等民族,以汉族人口居多。早在三十年代初这里就有猎民居住,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为林区开发建设者最早的定居地。林俗村像一座收藏丰富的大型博物馆,把林区人多彩的生活囊括了进来。

  在白狼的山上桦树覆盖率极高,海拔95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地带,生长着大片黑桦、白桦、柞树混交林。夏秋季节,景色绝佳,林中还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植物资源。林俗村的建立和附近的鸡冠山、无底洞、三广山、野生动物园相得益彰,另外还有奇泉圣水、冰雪风光、雾凇奇景。当您远离城市的喧嚣,看杜鹃、见白桦、观红叶、赏雪景.....

  白狼林俗村以其自然、淳朴、林情浓郁的姿态向游客开放。白狼林业局与白狼镇政府在发展林俗旅游的道路上不谋而合,不断发掘林俗文化,企地紧密配合,共同谋划实施打造林俗特色体验型景区。与阿尔山市发展大旅游的思维“合拍”,形成了企地配合的“合力”。林俗产业文化得到发扬壮大,林俗文化内涵进一步凸显。是以林俗村房屋改造为重点积极营造林俗文化氛围,扶持下岗职工开办林家乐饭店、旅店。二是以吃山野菜、喝矿泉水、品保健酒为主要内容,深度发掘林区绿色饮食文化。三是以“天然、绿色、本土”为切入点,充分发掘本地的生态资源优势,深度开发山野菜等绿色食品、木制工艺品、桦树皮画、鹿产品等土特产品。四是以打造林俗博物馆为重点,从吃、穿、住、行等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深入发掘林俗文化。五是开展以喊号子、抬木头、劈柈子、秧歌队、篝火晚会等为内容的林俗文化活动,不断充实林俗文化内容。六是以创办林俗文化产业协会为抓手,深入发掘林俗文化内涵,倾力打造林俗村的“林俗文化”品牌。由白狼林业局申请的“林俗村”商标及“林俗文化节”商标,均已注册成功。

  如今林俗村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和成效,白狼林俗村建设已投入近320万元用于村内基础设施、旅游项目发展,整修了村内道路、修建了水冲式公厕、路灯、广场以及广场公园绿化项目建设,新建绿化区1000平方米、平铺广场3000平方米、凉亭一处、厕所一处及配套木制栈道,现已投入使用。2005年成功举办了首届白狼“林家乐”活动周,2009年9月8日在林俗村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白狼林俗文化节。活动的成功举办,打响了白狼特色旅游品牌,让它成为白狼旅游的新名片、阿尔山景区的新亮点,极大地推动了白狼旅游业的发展。每年的8月18日,白狼林俗村都会举办以“走进边陲林家、体验林俗风情”为主题的“林家乐”活动周,活动由劳动竞技、林俗风情文艺表演、体育比赛、卡拉OK大赛、金秋摄影比赛、旅游纪念品展销六个部分组成。在这些独具林区特色的植树、登山、锯木段劈拌子、抬木头、弹弓打瓶子、踢口袋、射击、溜圈等娱乐赛事活动中,游客能够亲自体验林区伐木工人的工作流程。娱乐、休闲、运动、观赏,林俗村让您一次玩儿个够!

  餐厅里原木制作的桌椅板凳,墙上装饰着由天然的白桦皮和叶茎加工制作的版画。热情好客的林区人早已摆好了炕桌、烫好了烧酒。苞米面的大饼子、大馇子饭、发糕、大葱蘸大酱、猪肉酸菜炖粉条、小鸡炖蘑菇以及烧土豆、烧豆腐、烧山野菜等家常饭。吃罢了山珍野味,还可以在这里住上一夜,睡睡林家的小火炕,体味一下火墙的温暖;再与林区人坐在炕桌旁,唠唠家常,侃侃大山,听着劈柴棒燃烧时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响声,看着满天的繁星,一种远离尘世的超脱感能够让您找到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感觉。林俗村仍保留着林业职工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人们把这里的民俗概括为:小杆栅栏拌子垛,房屋脊上放山货,客人来了炕上坐,炉子火墙烟袋锅,炕稍被子垛成垛。

  在这里家家户户都有的蘑菇、木耳、山野花、山野菜和野生药材等都是在山上采摘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您可以放心的采购。产于本地的板皮画、根雕等艺术品原始美观,具有宝贵的观赏和留念价值。

  林俗游成为阿尔山另一崛起的品牌。随阿尔山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及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林俗文化将逐渐淡出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了完好的保存并继承这段记忆,同时,促进林俗文化旅游体质升级,阿尔山市加大林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围绕白狼镇林俗村为核心,打造林俗博物馆、林俗村小剧场、个体经营的林家乐等项目,已成为阿尔山成熟的林俗文化品牌,其中,以实物重现过去林业工人的生产、生活场景的林俗博物馆,现已申报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林俗文化旅游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彰显其魅力,将逐渐成为阿尔山又一崛起的旅游品牌。

[责任编辑 王彤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