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融媒体报道乌兰察布行
商都县绿色农畜产品销售中心正要销往北京的“贝贝瓜”。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通拉嘎摄
伴随着欢快的旋律,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巨宝庄镇新营子村文化广场上,47岁的闫凡桃带领着十几个村民跳得起劲。
“去年,村里实施‘十个全覆盖’,建设了这座文化广场,还给我们请了舞蹈老师教我们广场舞和秧歌,现在大家跳舞、扭秧歌的热情可高了。”闫凡桃一边跳一边说,每天夕阳西下,新营子村的文化广场便热闹起来,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聚在广场翩翩起舞。以前农闲时间,闫凡桃经常和村民一起打麻将消磨时光,自从村里有了文化广场、跳上了广场舞,她再也没碰过麻将。“跳广场舞就是比耍麻将强,能跳出健康,跳出咱农民的精气神。”闫凡桃说。
危旧房新建改造,道路街巷硬化,卫生室、文化室、文化广场建设……“十个全覆盖”实施2年多来,乌兰察布市已完成了1321个行政村所在地以及2600多个30户以上自然村的建设任务,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像闫凡桃一样的农牧民们有了更强的获得感。
建得好,用得好,更要管得好。在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的同时,乌兰察布市同步出台了全市“十个全覆盖”村庄管护办法,建立了长态化的管护机制。
经过雨水的洗刷,绿树掩映中的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七台镇海卜子村更添了些透亮与清新,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大街小巷处处不见一点垃圾。
“没搞‘十个全覆盖’之前,赶这样的雨天,村里的路都是泥,有些路段还有积水,现在这些情况都不存在了。”海卜子村党支部书记狄玉喜说。“十个全覆盖”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了维护、巩固建设成果,海卜子村成立了环境卫生领导小组,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村民公约》《门前三保责任制》,明确了村民在后期管护中的主体作用。现在,村民各自清扫自家房前屋后,村子的主要街巷由聘用的保洁员定期清扫,新增的公共设施也有专人管理。
在临近的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村庄管理工作也已经制度化、常态化,农户、管护队、村委会、乡镇政府、相关部门“五位一体”的管理工作机制已经运作了将近一年。农户承担门前房后及责任区的卫生清扫和保洁工作,管护好责任区内的绿化树木,维护责任区内道路畅通。管护队负责本村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扫,垃圾收集、清运工作。村委会负责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管理维护。乡镇负责监督管理,相关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管理细则,切实加强对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村民自治、齐抓共管的良性循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文明皇甫美鲜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