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克什克腾草原凉风送爽,“十个全覆盖”工程让这片大地生机盎然,山乡处处现美景。
思路清晰任务明确
克旗是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总面积2.07万平方公里,辖13个苏木乡镇、139个嘎查村、居委会、林场,1244个自然组,总人口24.88万,农村牧区人口19万。
自“十个全覆盖”工程政策出台以来,克旗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在全旗农村牧区1008个村民组(艾里)展开了此项工程。计划总投资45.98亿元,惠及6.07万农牧户、18.03万农牧民,其中上级项目6.11亿元、旗级财政支出25.28亿元、群众自筹14.59亿元。
落实责任坚持原则
天下之事,唯实与干。在工程实施中,克旗委、政府成立领导组织,攻坚克难,战胜组多村少、土多砖少、畜多人少的“三多三少”困难,坚持“六清、六到位”原则,集全旗之力,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截至7月末,共完成139个嘎查村、居委会、国有林场及主要公路沿线424个村民组的工程建设任务。为着力解决土墙、土房、土路“三土”进度慢问题,各嘎查村组制作工程建设平面图,工程建设任务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开展“进千村、入万户”活动,全旗2200余名干部集中下到基层一线,处级领导和旗直单位干部每周在苏木乡镇驻村至少3天和5天,苏木乡镇和嘎查村干部全部驻村。坚持“项目资金、财政配套、企业支持、群众自筹”的原则,着力解决财政资金不足问题。动员群众筹资筹劳,出台《农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办法》、《“十个全覆盖”工程后续管理办法》。坚持“十个全覆盖”工作与脱贫攻坚、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齐头并进。
推陈出新亮点纷呈
克旗委、政府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村一产业”的原则划分九种产业发展类型,创新发展模式,让农牧民增收有门路、致富有渠道、收入有保障。
创新产业模式,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业”,形成农牧林家乐型、观光牧场型、设施农业型、生态移民型、摄影景观型、田园农场型、居家养老型、小城镇带动型、生态环保型9种模式。
在村庄绿化中,打破了传统造林方式,采用“政府+企业+农户”等模式,按照政府协调、企业购买、农户实施机制,共同绿化,利润分成,实现了政府、企业和农户共赢,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绿化建设。全旗完成村庄绿化28123亩,栽植乔灌木20余种、432万株,绿化面积和进度位居全市首位。
针对牧区嘎查村之间相距远,蒙古包拆卸、搭建方便的优点,采用“流动超市”方式,实现了超市服务全覆盖。同时,“流动超市”还收购农畜产品等,增加了双方的经济收入。在医疗卫生服务上采用“流动医疗服务车”方式,将服务送到牧民身边。
各苏木乡镇建立健全“政府领导、嘎查村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实施物业公司、保洁队、监管队伍、住户“四位一体”的环境卫生管理运行机制,做到有组织机构、有长效管理办法、有实施方案、有发文及会议记录,职责上墙、制度上墙、成员上墙、保洁区域图上墙的“四有四上墙”,进一步巩固了工程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