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最美家庭”的平凡故事
内蒙古新闻网  16-08-19 09:42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有人说,上慈下孝,孝老爱亲者最美;有人说,胸怀大爱,热心公益者最美;有人说,友爱无间,邻里互助者最美;有人说,一身正气,德艺双馨者最美。我们说,平凡的家庭虽然做着平凡的事,但平凡的事却也时时能折射出人性的光芒。这样的家庭也可称的上是“最美”。在红山区哈达街道就有这样10个家庭,他们入选了街道“最美家庭”,记者选取了几个典型,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最美”故事。

  接官厅社区鲁玉玺一家

  鲁玉玺和老伴儿已经携手相伴了半个世纪,鲁玉玺是一名老党员,虽然已退休多年,但是他对党的忠诚和热情不减分毫,自愿担任居民楼的楼长,发挥自己的余热。最让他自豪的是他有一个温暖的家,这么多年风风雨雨一路走来,虽有艰辛的历程,但更多的是温馨、甜美的回忆。两位老人没有山盟海誓也没有花前月下,他们已将这份真挚的爱揉碎在生活里,额前虽已有白发,却仍能在对方眼中看到最美的自己。在漫长的婚姻岁月里,夫妻双方互敬互爱、互帮互学,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用爱心来经营,换来的是最牢靠的爱情和一辈子的长相厮守。

  钟楼社区王兴军一家

  54岁的王兴军,是社区孝敬父母的典范。他常说“百孝顺为先”,并以此做为家训传承给自己的孩子。王兴军自结婚后就与父母同住,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10年前父亲去世,他成了家中老母亲的精神支柱,他用真爱和付出,遵循着爱老敬老的美德。93岁的老母亲,患有糖尿病,不能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他们夫妻做饭时特别注意,为了减少糖份,做米饭时都是水捞米饭,从不嫌麻烦,有时老人很挑剔,但他们从不生气,也不顶撞。他总教育自己的孩子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感到被尊重,这才是孝顺的第一步。

  银马社区巩国强一家

  巩国强、李秀丽夫妻二人在家十分注重言传身教,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的孩子现在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同时巩国强夫妻也是邻里邻居的贴心人,邻里间有求必应、有忙必帮,互帮互助,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娘家人。他们还义务管理社区环境卫生和治安,在夫妻二人的带领下,小区居民相处融洽和谐,他们也成为了社区家庭学习的榜样。

  百柳社区韩风雨一家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是对于韩风雨的家庭来说,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家规,如果真的要说出一条那大概就是他们夫妻常常挂在嘴上教育孩子们的:“温馨和睦,快乐过好每一天。”他们夫妻二人非常孝顺,虽然与父母没有生活在一起,但是韩风雨夫妇每周都多次回家探望老人,为父母打扫卫生,陪父母聊聊天,遇到节日他们更是会为二位老人张罗不停,早早地为他们准备好礼物,带着一双儿女,热热闹闹地陪老人一起过节。教育孩子方面,他们夫妻本着尊师重教的原则,同时也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独立,自已的事情自已做主,能自己解决的事自已解决,孩子们在这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中无忧无虑的快乐成长。这就是韩风雨的一家。

  百柳社区杜毅一家

  杜毅是百柳辖区新华小区的居民,他从小就患有严重的小儿麻痹症,不能走动,50年来一直在轮椅上生活。虽然命运的不幸让人为他感到心酸,但是知道他的邻居却都很羡慕他,因为他有一位贤惠的妻子和一对品学兼优的儿女。自从和妻子陈淑华结为夫妻,三十多年来妻子陈淑华一直一个人悉心照顾身有残疾的丈夫和一双儿女。丈夫的出入,甚至上厕所,都需要她抱着去,生活起居无一浸透着她的辛苦付出。本来生活就不富裕,在两个孩子出生后更显拮据,但是夫妻二人从无怨言。也从来不让孩子为家事分心。孩子们读书都非常用功,先后考入理想的大学。现在女儿博士生在读,儿子大学也已经毕业,参加了工作。邻居们都很钦佩他们,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当初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

  万源德社区于占海一家

  于占海1968年参加工作,2005年退休。他在职期间一直努力工作,作为领导,他爱戴自己的职工,有担当有责任心,总是把工作做到尽量完美,退休后的于占海也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他和妻子在小区里总是大事小事冲在最前面,维护街坊邻居的权利,他们夫妻二人平日在小区里打扫卫生,因为没有物业管理,他们还监管着小区的安全问题,为此邻居们都称赞和尊敬他们。闲暇时间于占海老两口还一起在社区做志愿者,每次参加社区支部的学习,于占海夫妇总是把笔记写得清清楚楚,从这一点看的出他们时刻在做榜样,始终以认真和负责任的态度在发挥着余热。

  “最美家庭”是孝老爱亲、夫妻和美、教子有方的典范,“最美家庭”是持家有道、勤劳致富、明礼诚信的楷模, “最美家庭”就在你、我、他的身边。

[责任编辑 马铃翔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防患未然 大青山野生动物园猛兽区封闭改造
呼和浩特市普降秋雨
军训
争执的艺术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53个旗县区遇旱灾直接经济损失68.6亿元
• 包头一产科护士接生中意外生产
• 呼和浩特新机场项目​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
• 昔日盐碱地 今日米粮川
• 地铁1号线呼和浩特东站主体结构全面开工
• 大学生活,我们来啦!
• 2016年中蒙国际越野拉力赛在达茂旗开赛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