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国际茶博会上的台湾商人 占到展商的三分之一
内蒙古新闻网  16-08-22 10:27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我是台北南投县的茶农,走过中国多个城市,内蒙古是第一次,感觉不错,希望大家喜欢原汁原味的台湾茶。”在展台前,台湾大妈林秀娟连说带笑,瞬间感染了现场品茶的民众。

  正在此间举行的2016第四届中国(呼和浩特)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台湾商人阵容庞大,几乎占到展商的三分之一。

  很多台湾展商都是首次来内蒙古,在他们的认知中,内蒙古的茶文化体现在奶茶上,来内蒙古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

  台湾茶商殷晓雅发现,中国北方草原内蒙古地区,由于气候原因,人们偏爱红茶,因此台湾红茶未来将有很大市场。

  在现场设置的茶台前,她娴熟地取茶、倒茶,并为民众解说起一款台湾赛德克品牌茶,让很多首次接触台湾茶的爱好者们长知识,一些人还与殷晓雅的老板洽谈起合作业务。

  是次茶博会上,台湾商人除现场售茶、签单、寻求代理外,还把目光投射在与茶文化相关的茶器上。

  赵崇源告诉记者,希望与内蒙古商家洽谈生活茶器、花器、香器业务是此行的主要任务。“我们是台湾的老牌子,做工精致,这些茶器在别的地方是没有的。”

  在现场展示专业金银器(茶器)以及漆艺的台商刘正旺、廖胜文亦不忘抓住一切时机,为前来观展的民众讲解。

  一些知名茶企及文化界人士也加入了这次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在现场,内蒙古茶马古道研究会展台上摆放着与茶相关的各类书籍。而以《茶叶之路》一书成名的邓九刚的诸多相关书籍,在茶博会上更是热销。

  有台商指,茶叶务须配上文化,方才完美,“茶文化”这条线索能连接一切。

  “这次是探路,未来一定有很多合作。”林秀娟对记者说,“这次茶博会吸引了国内外茶产业及相关产业700多家企业参展,我来得太值了。”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内蒙古哈民考古遗址公园开园
快看“灰机”
博物院院长带你领略契丹文化
鄂尔多斯国际马拉松赛21日鸣枪 15000人开跑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53个旗县区遇旱灾直接经济损失68.6亿元
• 包头一产科护士接生中意外生产
• 呼和浩特新机场项目​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
• 内蒙古日报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7名
• 杨孟乾:安得世间双全法 不负京新不负家
• 大学生活,我们来啦!
• 中国美丽乡村礼赞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