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区的蒙医药事业和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完成《内蒙古蒙药制剂规范》《内蒙古蒙药炮制规范(2015版)》《内蒙古蒙药材标准(增补本)》等的修订出版,制定修订标准和规范285项,正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209项。全区蒙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种植肉苁蓉、黄芪、甘草、防风等22种道地药材,生产蒙药企业18家,注册蒙药品种128个,常年生产的品种近70种,年销售额5.3亿元,珍宝丸、保利尔、扎冲十三味等单品种销售突破5000万元;医疗机构蒙药制剂室有54家,制剂批准文号4765个,蒙药制剂年销售额6.3亿元。
近几年来,全区4000余名蒙医活跃在我区32%的旗县以上医疗机构、科研教学和卫生防疫机构,以蒙医药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为平台的一大批蒙医药研发人员致力于蒙医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广泛开展蒙医药新产品研发及蒙医药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蒙医药教学、科研与国内外的合作也不断加强。
蒙医现场为参会者诊疗
推动蒙医药发展 需要在创新聚势上继续努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区蒙医药事业和产业尽管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蒙医药发展基础薄弱、产业规模较小、市场开拓不够等问题。由于高档人才缺乏,目前我区蒙医药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薄弱。另外,与苗药、藏药不同,蒙药难以进入蒙医院,也让其产业化步伐十分缓慢。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学院院长奥·乌力吉介绍,现阶段,我区在加快蒙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蒙医药高端人才缺乏,蒙医药产业产能较低,蒙药标准化建设落后,国际合作范围有待加强等。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杨玺说,推动蒙医药事业产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一是要不断创造有利条件,优化蒙药产业发展环境,引导蒙药企业转型升级;二是推进蒙药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蒙药研制技术和评价标准的研究,持续提升蒙药质量,促进现代蒙药产业快速发展;三是要加大蒙药科研开发力度,以科技攻关和科研开发为核心,促进成果转化利用,推动“科研、医疗、产业”深度融合、共谋发展的创新开发体系,鼓励蒙药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开展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辅料的开发与应用,促进蒙药产业持续创新和发展;四是开拓蒙药国际国内市场,积极推动蒙药企业和国际国内科研推广机构的合作、医疗机构和研发单位的合作、企业与企业合作的产业联盟等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蒙医药产业发展的激情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