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内蒙古推进乡村牧区旅游:让贫困农牧民钱袋子鼓起来
内蒙古新闻网  16-08-24 10:34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日报  
 

  临近中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水磨村“好日子”农家乐的后厨里,55岁的冯巧枝身穿白色工作服正忙着洗刷碗筷。由于饭店生意火爆,今年整个夏天,冯巧枝都很忙碌。天气炎热,她不时擦拭额头的汗水,脸上却充满喜悦。

  水磨村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方向的大青山腹地,全村136户300多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亩,还都是位于山坡地带的旱地。过去,靠天吃饭的水磨村是远近皆知的贫困村,家家户户必须有人外出打工才能维持生活。

  2012年,水磨村开始实施整村改造。依托地处大青山景色最宜人地段的地理优势,新村将发展旅游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2015年,水磨村整村改造工程完工,全村告别了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新建了白墙墨瓦的两层农家小院。一年之间,水磨村开起了11家风格各异的农家乐饭店,每逢饭点儿,前来用餐的人络绎不绝。

  今年3月,冯巧枝在自己的村子重新就业了。她的洗碗工岗位每月能拿到2600元工资,每月还有3天休息时间。“跟过去比,现在的日子简直就是天堂。”冯巧枝说。

  8月,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为期一个月的“美丽乡村旅游节”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欣赏田园风光、感受乡土风情的同时,当地通过比赛竞技、参与活动、赢取景区门票和乡村旅游消费券等,吸引游客吃在乡村、玩在乡村、住在乡村。

  在乌兰木伦镇哈沙图村,借助举办乡村旅游节的机会,村民何占红家靠种植蔬菜不到一个月就收入3000多元,“我家今年总共种了将近4亩地的露天蔬菜,估计收入能上万!”

  哈沙图村支部书记王智荣介绍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当地利用到村到户项目资金和强农贷款,组织农民整合土地资源种植特色蔬菜。全村33户贫困户除了自己家的庭院经济外,每户在村集体里还有一亩地。通过与农业公司合作发展订单农业,既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又为农家乐等旅游餐饮业提供了绿色有机蔬菜。“这样一来,农户有了稳定收入,就有了稳定脱贫的基础,客观上也增强了他们自身的发展能力。”王智荣说。

  来到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碧草连天的草原上,一排排洁白的蒙古包与周边美丽的自然风光完美融合。来自北京的游客来这里旅游,在蒙古包里吃手把肉、喝马奶酒。傍晚,游客们围绕篝火热情地载歌载舞,大家觉得在草原上体验原汁原味的蒙古风情十分开心。

  今年,正蓝旗在重点旅游环线内投资5000万元,综合交通、生态环境、区域范围、人口数量等因素,在一些嘎查试点实施禁牧区整村推进民俗旅游工作,成立旅游合作社,由政府投资建设路、电、水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停车场、卫生间、游步道、蒙古包底座等基本设施。把牧民集中起来,以“一个嘎查就是一个民俗部落”“几个嘎查就是一处民俗旅游景区”的发展理念,建设以蒙元文化为背景,融草原自然风光、民俗接待、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草原部落。截至7月底,全旗已发展“牧人之家”133家,带动贫困牧民就业脱贫。

  目前,内蒙古乡村牧区旅游接待户为4200户,涉及576个嘎查村,全区乡村牧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其中近10万人是贫困人口。2015年全区脱贫18万人中,靠旅游脱贫3.2万人。(记者吴勇)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鄂尔多斯国际马拉松赛21日鸣枪 15000人开跑
红高粱长势喜人
一起了解土尔扈特服饰艺术
抢工期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53个旗县区遇旱灾直接经济损失68.6亿元
• 中国美丽乡村礼赞
• 内蒙古日报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7名
• 当车钥匙锁车里了 砸哪块玻璃最划算
• 五星级大厨不会告诉你的做菜秘诀,太实用了!
• 杨孟乾:安得世间双全法 不负京新不负家
• 呼和浩特市普降秋雨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