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不能让景点“靠天吃饭”
内蒙古新闻网  16-08-24 22:42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青山绿水,炊烟袅袅……近年来,观赏自然风光、品尝农家饭菜成了市民越来越向往的生活,带火了农家乐,激活了乡村旅游,造福一方百姓。然而,在一些旅游景点,农家乐同质化竞争激烈,甚至有“赚两天养五天”现象,其根源何在?

  最近,笔者在喀喇沁旗西桥镇雷营子村看到这样一幕:位于村中心部位的明艳农家院和凤梅农家院客人爆满,一派热闹的景象,而在明艳农家院对面的富裕农家院却显得冷清,仅一道之隔却是冰火两重天。何以出现这种现象?

  事实上,像上述这种情况在全旗并不少见,农家乐的生意大都面临着时间、空间上的“冷热不均”。每年过了旅游旺季,到郊外山区的游客就减少了,不少农家乐只好关门歇业,而且农家乐经营项目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所以,这种旅游模式需要调整,不能让景点“靠天吃饭”。如何让农家乐火起来,进而激活乡村旅游呢?

  笔者认为,农家乐发展要有差异化才能持久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体现农家的“原汁原味”,让环境和服务有特色、质量好、有文化、有品位,尽量避免服务低端、内容同质等现象。要因地制宜,开发有特色、有个性、适应不同游客群需求的深度乡村旅游产品,让游客真正享受到农家乐趣,如登山攀岩、湖边垂钓、小溪摸鱼、推磨碾米、水磨豆腐、坐马车、荡秋千、踩高跷、溜铁环、果园菜地采摘等。这样才能以独特的卖点吸引游客,形成核心竞争力。

  除此之外,农家乐的经营者,不但要有捕捉商机的眼光,还要有创新精神,应善于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打造地域特色明显、服务质量优良,寓游玩、休闲、体验、鉴赏于一体的服务环境,比如流水、虬根、古井、素墙、磨盘……保留住农户最原始、最淳朴的形态,让游客忆得起乡愁、记得住乡愁,真正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恋上田园。如此,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才能遍地开花,花开各异。(纪安冉)

[责任编辑 吴钰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欢乐那达慕
农民小戏开场啦!
太阳花
稻谷飘香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日报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7名
• 当车钥匙锁车里了 砸哪块玻璃最划算
• 五星级大厨不会告诉你的做菜秘诀,太实用了!
• 牢记!一天中最有效的护肤时间
• 一夜强降雨 轿车变成船
• 内蒙古首个中药院士工作站落户
• 内蒙古哈民考古遗址公园开园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