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文化为媒讲述内蒙古故事
内蒙古新闻网  16-08-25 21:12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感知中国·蒙古行——第四届乌兰巴托·内蒙古文化周掠影

 蒙古文图书引人驻足。

 “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首次来到蒙古国。

  8月的乌兰巴托风景如画, 8月18至21日,感知中国·蒙古行——第四届乌兰巴托·内蒙古文化周活动在乌兰巴托举行。本次文化周包括文艺演出、非遗展示、图片图书展览、蒙古文书法展等七大类二十多项具体活动,是近年来中国在蒙古国举办的项目最多、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次。自2009年开始,中蒙两国开启了两国互办文化周的历程,8年来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两国增进友谊的桥梁。

  文化周开幕当晚,中蒙两国各相关部门代表、媒体代表和蒙古国观众齐聚乌兰巴托中央文化宫,观看了“五彩呼伦贝尔——天籁童声”专场文艺演出。这场由呼伦贝尔大草原儿童们表演的童声嘉年华,让蒙古国观众陶醉于天籁般的童声表演之中。

  刘巴特尔是蒙古国内蒙古总商会会长,自从1991年第一次来蒙古国,之后就与这个国度结下不解之缘。2011年,他在蒙古国建立了内蒙古总商会,目前企业会员已经有120余家。刘巴特尔经常参加各种中蒙文化活动,他认为,本届文化周向蒙古国人民生动展示了内蒙古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展示了内蒙古异彩纷呈、兼收并蓄的草原文化。

  23岁的哈坦刚刚从大连理工大学读完研究生回到了她的祖国,现在就职于乌兰巴托一家中蒙合作公司。“我非常喜欢中国,喜欢中国文化,看了本次活动的各项展览,有种又回到中国的感觉。”在本次活动中,6000册蒙汉文图书,近100幅蒙古文书法作品都引起蒙古国爱好者的极大兴趣,包括蒙古族刺绣、剪纸和扎鲁特版画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向蒙古国观众展现了我区传统文化的魅力。中蒙双方30多家主流媒体的90多名代表参加了第七届中蒙新闻论坛……各项精彩纷呈的活动为蒙古国民众进一步了解内蒙古提供了一个视觉感知窗口和心灵对话平台。

  文化周活动结束了,在回国的路上,内蒙古图书馆馆长李晓秋已经在筹划对蒙古国国家图书馆的援建项目。“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展首次来到蒙古国,展示了内蒙古创新型数字文化服务模式。文化周期间,内蒙古图书馆已经与蒙古国国家图书馆达成合作意向,我方将对蒙古国图书馆进行无偿援建。目前,相关软件已经全部翻译成新蒙文,下一步要将10套成熟的设备提供给蒙古国,届时蒙古国基层农牧民也可以共享内蒙古的文化资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丹 萨仁其其格)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欢乐那达慕
农民小戏开场啦!
太阳花
稻谷飘香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当车钥匙锁车里了 砸哪块玻璃最划算
• 内蒙古日报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7名
• 五星级大厨不会告诉你的做菜秘诀,太实用了!
• 牢记!一天中最有效的护肤时间
• 给孩子选择幼儿园你踩这些雷区了吗?
• 内蒙古哈民考古遗址公园开园
• 布小林:最大限度减少旱灾损失 切实保障农牧民生产生活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