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城事 正文   
背负命案逃亡17年“漂白”身份最终落网
内蒙古新闻网  16-08-26 11:24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孟某。”民警对着一名男子喊了一声。“哦……你们认错人了,我是韩某某!”这名男子回应道。“我们是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赛罕分局的,请和我们走一趟,配合我们的调查……”这是7月20日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一酒店内发生的场景。8月24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赛罕区公安分局了解到,经过近几个月的艰苦侦查和连续的审查、认定,在逃17年且已经漂白身份的命案逃犯孟某终于归案,一起尘封17年的故意杀人案告破。

  一言不合起纠纷致一死一重伤

  1999年9月3日晚,当年年仅18岁的孟某从和林县来我市市区打工仅仅一周。下班后,孟某跟随同厂工友周某某来到厂外小饭馆吃晚饭,期间二人喝了一瓶白酒。饭后,意犹未尽的周某某决定带孟某到附近一家舞厅娱乐。

  舞池中,一个年轻人和周某某发生口角,孟某见状上前帮忙,双方被其他人拉开了。时间已近凌晨,周某某和孟某离开了舞厅。出了舞厅,两人才发现对方已经召集了六七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路上等着他们。对方把孟某和周某某围在中间,不由分说地厮打起来,混乱中孟某用刀捅伤两人后夺路而逃。被捅伤的两人经医院抢救,一死一重伤。

  孟某怀着侥幸心理,先去了锡盟,在那里隐姓埋名,靠打草放牧为生。潜逃期间,孟某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能人”,通过对方非法办了一个当地的真实身份证,“转换”身份成为了韩某某。之后,孟某以韩某某的身份为掩护做起了保健品生意,并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结婚后,孟某随妻子把户籍迁到了宁夏,近年因生意关系,长期居住在天津。

  异地潜逃终究难逃法网

  十几年来,赛罕区公安分局从未停止过追捕犯罪嫌疑人孟某。2001年10月19日,警方将犯罪嫌疑人孟某列为网上在逃人员进行追逃,并通过做工作采集了嫌疑人孟某父母的血样,录入全国DNA数据库。

  今年,赛罕区公安分局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了专案组,制定了命案积案攻坚方案。经过认真梳理,一条重要线索引起专案组的高度关注:2015年11月,自治区公安厅情报中心通过人像比对系统发现户籍在宁夏的韩某某与嫌疑人孟某外貌吻合度很高。为了查清这条线索,警方围绕孟某和韩某某的社会关系等做了大量工作,同时辗转多地寻找韩某某。7月20日,专案组终于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一酒店找到韩某某,并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将其带回我市核实身份。

  通过与孟某父母DNA的比对,韩某某正是警方要找的“1999.9.4命案”嫌疑人孟某。在科学结论面前,先前还百般抵赖的嫌疑人终于承认犯罪事实。至此,这起17年前的命案得以告破。

  目前,犯罪嫌疑人孟某已被批准逮捕。(记者贾敏)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扬鞭哲里木 激情赛马节
高粱涨红脸
选购旅游商品
综合管廊提升城建水平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哈民考古遗址公园开园
• 布小林:最大限度减少旱灾损失 切实保障农牧民生产生活
• 鄂尔多斯国际马拉松赛21日鸣枪 15000人开跑
• 快看“灰机”
• 农民小戏开场啦!
• 秦宜智:蹄疾步稳推进共青团改革举措落地
• 【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向纵深推进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