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培植农村牧区文化繁荣的基因
内蒙古新闻网  16-08-30 11:19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赤峰市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纪实

  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今非昔比的美丽乡村,是鼓了腰包的富民产业,也是数百万计农牧民竞相参与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我市积极用活基层文化阵地,搅活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一池春水,全力培植农村牧区文化繁荣的基因,在推动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齐头并进的同时,展开了一场融合时代气息与赤峰特色的基层文化阵地的生动实践。

  强阵地老家门口唱大戏

  丰收乡凤凰岭村文化活动室是敖汉旗远近闻名的精品文化室。晚上六点多,忙完农活、吃过晚饭的张凤银,顾不得过多收拾,就急急忙忙奔着村文化室走去。“这次演出太让我们自豪了,咱们再按照群艺馆老师的要求,好好把快板舞夸夸‘十个全覆盖’排练排练,相信以后啊,还能走出赤峰,登上更大舞台!”虽说结束了红山文化旅游节全市农牧民优秀节目展演敖汉旗专场演出,但张凤银和姐妹们对自己创编的节目有着更大的期待。

  “我们村艺术能人可真不少,经过‘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现在,村里有集文化、阅览、健身、农耕文化展出于一体的17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室外新建了千余平方米的凤凰广场,旗群艺馆帮助村内近30名文艺爱好者成立凤凰歌舞队,配齐音响、舞美灯光、点歌机和部分乐器,还派来了专业的艺术指导老师,这真是不出家门口就可以随练随演,登台便能唱大戏!”

  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东风,我市先后投资7.7亿元,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文化广场3959个,升级改造嘎查村文化室1845个。基层文化高地的不断建设与崛起,也催生了文艺演出队伍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农牧民演出团队已达到415支,自然形成未登记注册的农牧民演出团队846支,正在筹建的尚有680支。而京剧、皮影、二人转、马头琴、好来宝等一大批演出团队的不断出现,也为群众更好地利用文化场地、发掘文艺才能、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

  现在,像凤凰岭村这样把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的村落,在全市广大农村牧区早已是花开满园、花花不同。

  播种子文化活动遍城乡

  年近七旬的格木杰是巴林右旗老一代说书艺人,首次走出牧区,就在全市农牧民优秀节目展演中表演了自编的好来宝。刚下舞台,老人眼泛泪光,拉住巴林右旗文化馆馆长布仁的手激动地说:“做了一辈子牧民,做梦也没想过的事,是党让我有机会站在这样的舞台上歌唱新生活!”

  巴林右旗素有“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民间文化需求极大。从初赛海选至今,布仁每天关于报名参赛、请求培训辅导的电话接连而至,农牧民想要参演文化活动的愿望十分强烈。而横向全覆盖村文化室,纵向涉及市、县、乡、村的四级联动机制,为普通农牧民参演创造了机会。

  参演前,全市农牧民优秀文艺节目大赛的举办,引得身负才艺的农牧民热情满满、纷至沓来,其中不乏很多专业水准的民间艺人。不间断的文艺活动和评比,在农村牧区掀起了群众文化活动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格木杰老人的好来宝说唱经过文化室、文化站、文化馆的层层选拔,最终作为优中选优的节目之一成功亮相舞台和荧屏。

[责任编辑 马铃翔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内蒙古第四届村道自行车比赛开赛
荞麦花开
我们是优秀学员
“开学季”钱都花哪儿了?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迎接高铁时代——呼和浩特火车东站施工加紧进行
• 内蒙古首届蒙商大会暨民间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包头召开
• 呼和浩特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019年4月全线洞通
• 王君亲切接见第十七次全区检察工作会议代表
• 王君会见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
• 面貌一新的大黑河
• 中共中央决定:李纪恒同志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